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論述,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這是擺在廣大文藝工作者面前一項十分重大的歷史使命。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文藝工作者要通過這次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百年光輝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譜寫出新時代新篇章、創作出新時代優秀作品。
什么樣的作品才能稱之為優秀作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作品應該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應該追求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應該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這些精辟論述,既為衡量檢驗一部文藝作品、考量評價一位文藝家提供了標準,同時,也為創作生產優秀作品提供了重要原則。幾千年文藝發展的歷史證明,優秀作品的境界和格局,在于筋骨、道德和溫度。是否有筋骨、是否有道德、是否有溫度,永遠都是衡量作品成敗最為重要的條件。古今中外偉大藝術家的作品,之所以成為傳世經典,正是因為在他們的作品中蘊含著思想的力量、道德的光芒、人性的溫度,并以此來浸潤精神、感發人心。
有筋骨,就是要表現崇高的理想信念,贊美偉大的英雄氣概,用優秀作品挺起民族的脊梁??v觀黨的百年歷史,無數的革命先驅,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信仰之美、使命之重、英雄之氣、崇高之志。一部黨史記載著苦難輝煌、展示著浴血榮光、匯聚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浩蕩能量。因此,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是最好的營養劑、是最好的清醒劑,是文藝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讓英雄在文藝作品中得到傳揚,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币话倌陙?,無數共產黨人前仆后繼、英勇戰斗、開拓前行,不僅取得了偉大事業的成功,還鍛造了無數紅色精神、紅色基因、紅色傳統,傳下了無數紅色故事、紅色遺產、紅色文物,這些早已成為共產黨人的心靈基石、靈魂燈塔。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用筆尖對準厚重的黨史,用心用情謳歌英雄、塑造英雄,用心用情創作出具有大胸懷、大格調、大氣度的文藝佳作,充分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使文藝作品產生令人欣悅和感動的偉大與莊嚴,閃爍出凈化心靈、燭照前行的光輝。
有道德,就是要展現高尚的價值追求,頌揚健康的道德觀念,用優秀作品激發人們的道德自覺。文藝與道德都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離。首先,文藝中蘊藏著道德觀念,道德觀念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管是政治生活、經濟生活還是文化生活,一定都包含著道德價值,人類社會中的道德價值恰恰是文藝創作的生命力和源泉。其次,文藝能夠賦予人一種無形的道德力量,文藝總是與一定的道德價值相適應,并積極傳播這種道德觀念。一部優秀作品,應該自覺把道德作為標尺,讓道德的明燈照亮人們的心靈,激發人們的道德自覺,把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觀念傳遞給人民,努力實現美教化、正人倫、移風俗?!拌F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擔當自古以來就是文人知識分子的精神傳統。文藝創作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德以潤身,文以化人。作為靈魂的工程師,廣大文藝工作者更要不忘初心,守住底線,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讓文藝當市場的奴隸,不要讓作品沾滿了銅臭氣,而要堅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激勵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力量。廣大文藝工作者只有把自我的價值追求與民族國家的命運未來聯系在一起,才能創作出境界高遠的道德作品。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凝聚中國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礎。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根本任務,堅定不移用中國人的獨特思想、情感、審美去創作屬于這個時代、又有鮮明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
?有溫度,就是要體現火熱的人文關懷,歌頌最美的人間真情,用優秀作品慰藉人們的精神和心靈。生活是一切創作的源泉,創作的靈感來源于廣袤的大地。作品的溫度來自于火熱的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藝工作者只有放下身段,走出書齋,到田間地頭,到街頭巷尾,去觸摸生活,去感知冷暖,才可能創作出有溫度的作品。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勞動的艱辛呈現出來,歌頌大愛大美,傳遞人間真情,更好地溫潤心靈、舒緩壓力、涵養人生,在觸摸人的內心世界時讓人們產生共鳴。如果缺乏深切的人文關懷,沒有情感的熱度,沒有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文藝作品就成不了溫暖的精神棲息地。作品的溫度還來源于火熱的年代。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的時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社會進步、文化興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欣欣向榮,這是一個需要并且能夠產生文學大師和藝術名家的時代。人民需要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時代召喚能擔當的文藝名家。文藝工作者要全身心地投入火熱的時代,反映時代進步的潮流,謳歌人民的英雄偉業,抒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壯麗篇章。作品的溫度更來自于真誠的內心。真誠既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為文的關鍵。文藝家要胸懷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無限赤誠,對生活無比熱愛,才能激發才智,創造精品。詩歌緣情而發,文章因時而著,情感是文藝創作的基本動機和根本動力。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情感只有源于真誠的內心,作品才能溫暖人心,才能春風化雨,才能產生感人的力量。(李超 作者單位:市委宣傳部)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