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誰”的問題,對每一名黨員干部來說,都是對黨性原則的質詢,對目標宗旨的測試,對人生價值的考驗。
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講話時強調,年輕干部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從政干事,首先要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
如今面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這三個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又該如何解決?只有出發點清楚,目的地才更清楚。只有認清“我是誰”,才能真正懂得“為了誰”,也才能理解“依靠誰”。
在古希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認識你自己”。我是誰?有些人回答,我是領導。在群眾面前顯擺人民賦予的權力,讓群眾反感。然而,小平同志回答:“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這句簡單、直白而飽含深情的話語告訴我們,人民才是父母。2013年11月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湘西州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苗族貧困村村民施齊文家中看望時,面對不識字、只會說苗話施齊文老伴石爬專的“怎么稱呼您”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介紹自己說“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我是誰”是每個人與生俱來不可回避的問題,相對于家庭可能是父母、夫妻、子女;相對于校園可能是學生;相對于社會則是公民。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每個人擔任的角色是不同的,明白了我是誰,才能明白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我是誰?”答案其實并不難找。我們黨員干部是公仆,是人民這個主人的公仆。搞清了“我是誰”,也就明白了“為了誰”“依靠誰”。
為了誰?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為誰活著、活著為誰。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會陷入貪污腐化的深淵、跌入違紀違法的陷阱,從根本上講就是忘記了是誰、為誰。毛澤東主席回答這個問題很精辟——為人民服務。這也是我黨的宗旨。黨章明確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黨員干部只有端正目標認識,搞清楚我們干事業、做工作、創政績的根本目的到底是為了誰,才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讓群眾滿意的實事好事,才能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才能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真正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急。
依靠誰?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誰”,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理想也只是空想。黨章規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什么,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歷史告訴我們,沒有黨的群眾路線,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就會失去根基。今天,我們只有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工作理念,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就永遠保持勃勃生機,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黨員干部依靠誰,就是事業制勝的法寶,只有弄清“依靠誰”,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要解決好“依靠誰”的問題,關鍵是牢固確立執政為民理念。要把群眾當親人,在生活上關心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愛護群眾,主動走到群眾中間,關心群眾的疾苦,幫助群眾解決遇到的困難。要多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接地氣、長底氣,多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去了解實情,同廣大人民群眾拉家常、論里短,把群眾的急、百姓的需、弱勢群體的難“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從而在實踐中探尋打開工作思路的鑰匙,推動工作不斷推陳出新、有所突破。(□ 侯天柱)
作者單位:贛榆區審計局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