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中國體育健兒在賽場上的颯爽英姿、披荊斬棘,讓人一掃病毒肆虐的陰霾。38金的成績,更是燃起了中國力量。
遙想1908年的奧運三問——中國什么時候能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運動員什么時候能獲得一枚奧運金牌?中國什么時候能舉辦一屆奧運會?”1932年,劉長春單刀赴“會”;1984年,許海峰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突破;2008 年,奧林匹克圣火在北京熊熊燃起,奧運歷史刻上了中國印記……
歷史長河浩浩蕩蕩,奧運圣火綿綿不息。中國人民在奧運逐夢路上一路奔跑,從未停息。在今年的奧運賽場上,楊倩一槍定勝、侯志慧一氣呵成、孫一文一劍封喉、鞏立姣一擲成功、蘇炳添一飛沖天、全紅蟬一跳成名……中國體育代表團以奮勇爭先的拼搏韌勁和銳不可當的奔涌氣勢在射擊、舉重、擊劍、鉛球、短跑、跳水等項目中攬金奪魁,精彩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將中國力度、中國速度、中國高度展現得淋漓盡致。
逐夢奧運,賽出中國力度,折射中國青年一往無前的精神力量。本次東京奧運會,中國運動員平均年齡25.4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他們創造的體育賽事奇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積極、樂觀、從容、自信的一面,展示了中國青年一代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昂揚風貌。從紅船起航到星火燎原,從雄關漫道到寶塔烽火,從保家衛國的勝利凱歌到戈壁深處的東方巨響,從趕考路上的探索到敢闖敢試的奮進,從抗擊災難的眾志成城到小康路上的使命擔當,“使命在肩,奮斗有我”是中國青年交給時代的滿意答卷。
逐夢奧運,跑出中國速度,突顯中國飛速發展的國家實力。國運興體育興,中國競技水平的提升是綜合國力的反映。中國正在以建設體育強國的自信姿態,宣示中華民族勢不可擋、不可逆轉的復興進程。100年間,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高速公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天問一號、神舟12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一個個中國奇跡的背后是中華兒女的責任、奮斗與擔當,更是身為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逐夢奧運,鑄就中國高度,彰顯中國無可比擬的制度優勢。踏上賽場,胸前是閃著光芒的五星紅旗,背后是14億祖國人民的支持和夢想。“這力量是祖國人民給的!”“讓國歌在奧運會賽場奏響!”上下同欲,勠力同心,中國啃下一個個“硬骨頭”。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唯一的雙奧城市,見證中國體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武漢疫情防控攻堅戰上,廣大黨員沖鋒一線、醫療專家火速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中國成功的密碼在于依靠黨的堅強領導、依靠強大的制度優勢、依靠全國人民的支持。
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踏上第二個百年新征程,我們要用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凝集中國力量,展現新的長征路上的中國力度、中國速度、中國高度。(□ 趙維娜)
作者單位: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