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首席記者 梁洪勝 見習記者 祝玲 通 訊 員 豐慶華 苗學勇 張甜)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每當這首歌響起,總會引起游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據悉,鴻雁是大型候鳥,在我國主要繁殖于東北,每年秋季南遷。10月13日晚上,一只鴻雁落在海州區新孔路一家酒店的三樓平臺,酒店老板叫來后廚做了魚蝦大餐精心喂養,14日上午,酒店老板聯手民警將鴻雁送到了新浦公園動物園。
像鴨 又像鵝酒店平臺上飛來“大鳥”
“有只大鳥落在了3樓平臺上!”10月14日上午,海州區金玫瑰酒店一名工作人員向本報反映,13日晚上員工在酒店的平臺上發現一只大鳥。“干干凈凈的,看上去像鴨,又像鵝!” 接到爆料后,記者趕到位于市區新孔路的酒店內。
在酒店一間辦公室內,記者見到了這只大鳥。它被安置在一個白色泡沫箱子里,身長約1米。羽毛整體呈現暗褐色,脖子是白色混合淺棕色,黑色的喙,兩只圓溜溜的眼睛,四處看,見人靠近也不躲避,看上去特別溫順安靜。泡沫箱旁邊放著兩盆灑有碎菜的水,還有一個盤子里裝著大米和小魚蝦。
“乍看上去,像是一只鴨子,又有點像鵝。”據金玫瑰賓館負責人沈鳳樂介紹,13日晚7時許,酒店一名員工到三樓露天平臺上拿毛巾,就在沙發邊上一個角落里發現這只大鳥。
廚師做魚蝦大餐眾人悉心照顧受傷大鳥
“人上前靠近它,它不飛也不動,抱起來有些輕!”酒店員工小王說,隨后大家一起檢查這只大鳥的身體,但沒有發現明顯外傷,“飛不起來,應該是翅膀受傷了!”
小王說,自己上網查看過圖片,感覺這只大鳥很像是空中飛的雁。當天晚上,聽到員工發現一只雁,沈鳳樂立即從家里趕到酒店,“當時它可能受驚了,躲在桌子下面,我把它抱出來,讓酒店廚師做飯喂。”沈女士說,但大鳥不吃飯,也不喝水,做好的魚蝦也不吃,大家有點急了。沈女士介紹,可能是它受到驚嚇,安排員工都離開后,她輕輕地摸了摸大鳥的頭,把食物切碎后撒在水里,沒想到大鳥就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看到它吃了東西,沈女士激動不已。
“雁在遷徙時,會有一只領頭雁在前面領隊,當領隊的大雁疲倦時,會退到一邊,隊列中另一只大雁會立即補上去,保證整支隊伍有序前進。”沈女士說,雁這種團隊精神讓人感動,“但我不是專業人士,不知道是該養著它還是放了它,只能報警求助。”10月14日上午,新海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
公園負責人:鴻雁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當天上午,記者聯系了新浦公園動物園負責人表示可收留這只落難大鳥。隨后,沈女士、熱心民警和記者一起將這只大雁送往動物園。
當天,公園一位負責人劉主任對大鳥做了初步檢查,最終確定這是一只鴻雁,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雁體長約一米、身高約30厘米,重5斤。身體狀況良好”他表示,可將這只鴻雁先寄養在動物園,待其體力恢復后放飛。因這只鴻雁是野生的,為防止其攜帶病毒影響動物園內的其他動物,需將它單獨放在一個籠子里觀察幾天,養好后可以放飛大自然。看到這只可愛的鴻雁得到妥善的安置,沈女士很欣慰,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公園。
鴻雁,又叫原鵝、冠雁、天鵝式大雁、奇鵝、沙雁。繁殖于西伯利亞和我國東北。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開始大量從繁殖地遷往越冬地。遷徙時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鴻雁常成對營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邊沼澤地上或蘆葦叢中。飛行時頸向前伸直,腳貼在腹下,一個接著一個,排列極整齊,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緩慢邊飛邊叫,聲音洪亮、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