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菲)如今,單身已經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悄然間,中國迎來了第四次單身潮。根據國家民政局的統計,我國30歲及以上未婚的女性比例高達2.47%,截至2015年,獨居人口已經接近2億,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人明顯增多。然而,這種情況卻急壞了不少家長。日前,我市一家婚介公司舉辦了港城首次家長相親會,意外獲得600多位家長的熱烈歡迎,現場報名情況異常火爆,讓主辦方都大呼意外。
港城家長踴躍參與相親活動
“我們本來預備2點鐘就正式開始的,現在都拖到2點40分了。”4月16日下午,活動主辦方喜佳緣婚介公司負責人丁濤看著依然不斷到達現場的家長和相親男女,既高興于這場公益活動的成功,也不免感慨父母對兒女婚戀狀況的關注。“本來我們都做好了冷場的準備,再想不到居然有這么多人過來。”600個座位的酒店大廳座無虛席,甚至還有許多人因為沒有座位而選擇站著。
“大部分是家長,占到80%左右,其余小部分是單身青年男女。”丁濤介紹,跟以往的相親活動類似的是,現場來參加活動的女生家長和女生本人明顯要多于男生,女青年的綜合條件也比較好,以本科及研究生學歷為主,所從事的職業大多是律師、醫生、教師和公務員等。
活動當天,主辦方只安排了一個環節,那就是:上臺介紹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女。“本來以為這個環節大家會不好意思或者放不開,但是事實再次出乎我們的意料。”丁濤再次感慨,一些叔叔阿姨還有部分青年男女紛紛排起長隊,等待上臺。原定90分鐘的自我介紹環節,硬是延長到了3個小時,最后不得不因為時間問題被叫停。
交際圈子小工作忙成單身主因
“我女兒非常優秀,我希望她幸福,真真正正的幸福。她值得一位同樣優秀的小伙子,締結一場沒有遺憾的婚姻,一起走完這一生。”活動當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一位退休老干部的發言,他的發言中,飽含對女兒的愛和驕傲,更有對女兒覓得良緣的殷切期待,也代表代表許多家庭說出了心聲,話語一停就贏得滿場掌聲。
條件優秀的單身男士也引起各位女方家長的關注。當天,一位在公安系統工作的帥氣小伙,因為條件優秀,在上臺介紹完自己、并表達了自己的擇偶意向后,這個小伙就被一些女方家長“圍”起來索要聯系方式。及至活動結束,許多家長都沒有散去,而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交換信息。據丁濤觀察,至少有50到80對家庭達成了相親意向。
既然這么多青年的條件都比較優秀,為什么還會單身呢?根據當天填報的資料顯示,大部分家長對于子女單身的原因解釋為“交際圈子小、工作忙”,也有直言“兒女眼光高、比較挑”的,一些青年則表示對戀愛結婚心懷期待但行動力不足。“還有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今天的女性實現了經濟獨立和精神獨立,對婚姻質量要求更高。”丁濤表示,傳統意義上的門當戶對觀念已經落后,精神層面的“門當戶對”正成為新的追求。
中國第四次單身潮來襲波及港城
資料顯示,中國內地曾經出現過幾次單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首部《婚姻法》帶來了全國的離婚潮;20世紀70年代末,知青為了返城紛紛離婚,引發了第二次單身潮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引發傳統家庭觀念的轉變,第三次單身浪潮來臨;到現在,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女性自主意識的提升,第四次單身浪潮逐漸顯現。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歲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達2.47%,比10年前增加近兩倍,主動選擇單身的“單女”顯著增多。
“很顯然,這股單身潮也在我市出現,相親活動基本也是場場火爆,受到許多家長和青年的歡迎。”筆者采訪了多家婚介機構負責人,他們紛紛表示,近年來到婚介機構尋求幫助的青年男女數量逐漸增多,年齡層次逐漸變大。此外,根據婚介機構的資料顯示,前來咨詢辦理業務的大齡單身女性經濟能力越來越強,約有半數是有房有車一族,這無形中也提高了她們的擇偶要求。
針對我市單身男女情況,市心理協會理事、心理醫師殷敏表示,受社會主流文化影響,“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想法主導了港城市民的婚戀觀,但是隨著社會變化和觀念的轉變,很多青年不再堅持結婚的必要性。因此,他建議,對于存在“高不成低不就”問題的大齡青年,應當由父母或者專業的婚戀機構進行合理引導,而對于確實不想結婚的群體,則要尊重其生活狀態。“從心理學來講,只要當事人覺得單身生活依然幸福快樂,那就是合理,不必強求。”殷敏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