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周瑩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新常態下,我國的區域發展要打破地區藩籬,必須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構建區域協調發展大格局。
共享發展機遇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連云港是江蘇“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先導區、戰略支點城市。西安是陜西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國家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1992年12月1日,橫貫亞歐兩大洲的鐵路大通道———新亞歐大陸橋開通運營。自此,連云港和西安兩座城市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推進,連云港和西安的合作更加密切了。
全國人大代表、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主席呂建中表示,連云港和西安都是“一帶一路”重要的樞紐城市,城市之間互補性非常強。連云港和西安這兩個處于國際大通道上的城市,應該發揮各自優勢,共同為串聯海上絲路和陸上絲路作貢獻,為打造這個國際大通道共同發力。
區域聯動發展實現共同進步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江蘇省沿海地區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是新亞歐大陸橋重要的出海門戶,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前沿陣地。
鹽城提出搶抓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1+3”重點功能區戰略,發展現代海洋經濟,大力推進沿海經濟帶建設,加快實現沿海經濟帶“藍色”崛起。連云港提出擴大向東開放,引領向西開放,通過建設大港口、構建大交通、推動大開放、發展大產業、促進城市建設大提升,推動城市經濟在高質量引領下實現大發展。面對沿海開發共同機遇,連云港和鹽城都有自己的大思路,那么如何在大機遇下,實現協同發展呢?
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長戴源表示,沿海開發是江蘇沿海各個城市所共有的基礎戰略,也是中央、省委省政府的重點戰略。鹽城和連云港地緣、產業相近,人員往來比較密切。在新一輪的發展中,連云港和鹽城在基礎設施共享共用、產業發展等方面都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在基礎設施共享共用方面,連云港和鹽城的高鐵即將開通,雙方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更加密切。連云港港和鹽城的陳家港、濱海港、大豐港、射陽港可以形成很好的海上航線互補。在產業方面,連云港有國家石化產業基地,鹽城也有廣袤的鹽田,豐富的海上發電和灘涂光伏發電資源,雙方可以進一步加強產業互動互補,推動共同發展。
共同發力培育區域增長極
“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以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基礎,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引領,形成沿海沿江沿線經濟帶為主的縱向橫向經濟軸帶。”
揚州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的節點城市,也是歷史上“一帶一路”重要的節點城市。近年來,揚州根據資源環境承載力,引導產業合理布局和有序轉移,打造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集聚度高、競爭力強、綠色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連云港是國家長三角戰略的最北城市,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節點城市。近年來,我市正在積極地打通連云港港至長江通道,最大限度發揮連云港海河運輸的優勢,承接長江經濟帶戰略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長張愛軍表示,揚州自古就是“一帶一路”上重要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方之一。連云港有海港,揚州有運河。連云港和揚州可以圍繞省委省政府港口聯動發展的大思路,整合有效的基礎設施資源,共同搶抓“一帶一路”物流需求,推動雙方港口共同發展。與此同時,隨著連淮揚鎮鐵路的開通,揚州和連云港也將迎來新一輪合作機會。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這個國際大通道,加快揚州和連云港基礎設施的互通互用、產業互動互補、政策資源有效對接、人才資源互幫互助,為實現江蘇區域協調發展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