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楊占廠 陶莎
近日,春光明媚,還差幾個月就滿18周歲的小新(化名)躍進了海州區檢察院的大門,該院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檢察官陳如慶一把將小伙子拉進了辦公室,“瞧你一腦門的汗呦。”這是小新第二次趁著課余時間來交悔過書。這一次他寫道,“在教室里,聆聽老師的講課,看著同學們專注青春的臉龐,深切感受到陳叔叔說的自由和平安是多么珍貴……”
小新口中的陳叔叔就是陳如慶。據介紹,2018年春節過后,陳如慶和同事們對小新一案審查起訴時,再次認真研學了最高檢近期下發的《關于開展未成年人刑事執行檢察、民事執行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試點工作的通知》。這個通知決定2018年在江蘇等13個?。ㄗ灾螀^、直轄市)開展為期一年的試點工作,其中規定,對于批準逮捕的未成年人,由未檢部門做好跟蹤幫教考察,發現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及時啟動羈押必要性審查,建議公安機關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小新成為海州區檢察院乃至市檢察機關試點該項工作后的第一個適用“對象”。
據了解,去年12月,小新涉嫌聚眾斗毆(未遂),取保受審期間再次涉嫌聚眾斗毆被公安機關抓獲并報請批捕。第一次見到小新時,陳如慶發現,眼前這個連云港某職業學校學生一臉的叛逆表情,口頭承認犯罪,但對于犯罪事實避重就輕,不能如實供述。小新的母親護犢心切,隱瞞了小新平時的不良表現。結合案情,陳如慶自行開展社會調查,聽取鄰居、校方、同學等多方意見,并向上級院匯報,共同對是否羈押小新進行研判,權衡利弊后認為小新存在串供可能,對小新作出逮捕決定。
人是關進去了,但小新的稚嫩面龐,常常出現在陳如慶的腦海里。他覺得,小新“還有的救”,也必須“救”!突破口在哪兒?檢察官們發現,小新對媽媽最好。于是,陳如慶幾次三番和小新的母親溝通交流。小新的母親放下了心中芥蒂,覺得檢察官不是非要把自己的兒子送進牢房,而是感化和拯救。小新母親說,因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小新從幼年起一直跟隨奶奶生活。疏于管教之下,小新沾染了壞習氣,直至違法涉嫌犯罪,出事后,家人為了面子設法隱瞞,做虛假陳述。
“謊言能讓孩子過得更好嗎?”陳如慶的一句反問讓小新的母親泣不成聲,“現在最好的辦法是,我們一起攜手,用親情和法理打開孩子的心結,讓他真正的悔過。法律依然會善待這些曾經迷途的羔羊的。”
3月8日,陳如慶安排了一場親情會見,小新的母親對兒子說:“你要聽檢察官的話,媽媽之前對你太慣著了,奶奶等著你回家呢……”
小新的眼神也變得柔和起來,低下頭囁嚅著:“媽媽,對不起;陳叔叔,對不起。”
當天,檢察官們再次詳細了解小新在押期間的表現,聽取法定代理人、辯護人和承辦民警的意見,經全面審查認為,小新無繼續羈押的必要,依法向公安機關發出了變更強制措施的建議,公安機關及時辦理了取保候審手續。在看守所門口,小新和母親多年來第一次擁抱在一起。
小新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出要重回課堂。這樣的小新,讓檢察官們感到欣慰。日前,鑒于小新涉嫌的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且本人悔罪真誠表現良好,海州區檢察院依法對小新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考察期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