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耀華 通訊員 王東芳)按照市委市政府“高質發展、后發先至” 動員大會精神,全市各縣區和責任單位堅持質量優先,加大資金投入,搶抓時間節點,高標準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各項創建活動。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綠化造林面積14.7萬畝,其中成片造林8.05萬畝;新建綠化示范村26個,完善農田林網26.4萬畝;新增城市綠地197.8萬平方米,道路綠化600萬平方米。
適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態宜居新港城需要,我市加大力度進行成片造林。目前全市已投入約12億元,完成1000畝以上連片造林7塊,總面積0.77萬畝;100-1000畝連片造林102塊,總面積1.89萬畝,全市規模以上造林面積占成片造林總面積64.1%。在綠色通道建設方面,海州區投入1.2億元,流轉新204國道兩側2455畝土地,打造兩側各40米綠色景觀廊道;東海縣投入1.3億元,完成新236省道、雙林路、羽青路兩側各20-30米的綠化林帶建設,綠化總長度44.1公里;高新區和徐圩新區等重點打造徐新公路兩側各25米寬總面積近3000畝綠色景觀大道。
在城市景觀綠化和森林公園建設方面,我市充分利用山體資源優勢,把云臺山周圍的小山體逐步改造成市民休閑的綠地公園。連云區完成投資7000萬元,實施西小山公園、海濱文化廣場等城市公園建設。高新區完成投資4000萬元,實施西鳳凰山公園、大浦副河游園、九龍路小游園等公園綠化建設。市開發區完成投資8000萬元,實施昌圩湖綠園、躍湖路綠化等工程。灌云縣精心打造潮河灣省級濕地公園,并重點實施大伊山省級森林公園建設。灌南縣開展幸福林海省級森林公園建設,現有優質楊樹30余萬株,面積近1萬畝。
今年春季綠化造林過程中,我市還在城市組團間規劃建設“區間生態慢帶、環城慢道、環湖步道、游園步道”等市民游憩場所,通過慢道串連起各休閑場所。突出重要交通廊道綠化,加快推進市內3條高速公路350公里、14條國省干道860公里、5條鐵路240公里,以及市縣、鄉重點公路的綠化美化工作,從而形成覆蓋城鄉、連接城鄉的生態景觀綠色網絡。此外,我市實施城鄉統籌推進戰略,相關職能部門統籌城鄉生態環境優化,每個縣區至少建成一個省級森林公園和一個省級濕地公園,各鎮區圍繞實施“五個一”工程(一條林蔭大道、一條園林式道路、一條河濱綠帶、一塊森林綠地、一個街頭游園),加大集鎮公園綠地建設步伐,提升全市建制鎮綠化水平。農村地區則以連村路綠化、環村林帶建設、村內街道綠化和庭院綠化美化為重點,大力開展省級綠化示范村創建活動,并分別取得了綠化造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