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李國瑞 通訊員 吳生友)高考期間,家長需要注意哪些事項?6月6日,我們采訪了海州高級中學心理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寧,劉寧認為,高考期間,家長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復習環境,考試期間確保孩子健康。在決定是否送考時,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考后提醒語言要科學,盡量回避詢問與考試內容有關的東西。
創造安靜的環境
安靜的復習環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靜氣、情緒穩定地進行復習。劉寧提醒家長,高考期間,盡量少會客,最好不會客,與外界通電話要簡明一點,說起話來簡單扼要,不要無邊無際地拉家常、聊天。
送考應尊重孩子意見
劉寧認為,高考期間是否送考,應根據考生個人情況而定。有的孩子認為,家長不離左右陪著,自己底氣可以更足些,緊張感也可消除不少。這時,家長便可陪送他參加考試。但有的考生獨立性較強,家長跟著,反會讓他感到壓抑不適。
家長在決定是否送考時,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甚至送考人是誰,也應由孩子來“挑選”。“以前,有過這樣的例子:一位女孩沒有考好,考后分析原因時,她透露了實情。當時,有一道題不會做,她馬上想起來在考場外的父母,心里有一種內疚感,那時大腦一片空白,結果給考砸了。”
考后提醒語言要科學
有的孩子考試失利,一門下來后便頹喪不已,甚至于產生“全完了”的念頭,此時,該怎么辦?孩子在考試失利后,具體表現往往與實際心理狀態有一個距離。丟了3分,孩子會覺得丟了5分。家長此時要告訴孩子:一題做錯了,會“堤內損失堤外補”。一門考砸了,還有其他科目要考。
劉寧認為,已經考過的課程,不論好差,統統放到一邊去,鉚足了勁考下一門才是正理。孩子考完每一門出考場后,家長切忌問孩子:“考得怎么樣?有沒有做不出的題?”這會讓孩子原本十分疲憊的神經更加衰弱,心情也大受影響。
此外,家長應盡量回避詢問與考試內容有關的東西,盡量放松孩子心情,可以幽默一些:“喲,戰爭告一段落了!”讓孩子感到家長并未把考試結果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