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周瑩 通訊員 羅時寶 李白)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我市扶貧工作重點難點。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我市衛生部門將疾病防控的關口前移,通過實施公共衛生工程,積極推進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讓貧困人口少生病、少生大病。昨日,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已經覆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機制,發揮協同互補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強化政策保障,營造健康扶貧良好環境。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我市印發了《連云港市健康扶貧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明確了健康扶貧工作的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今年初,又出臺了《連云港市健康扶貧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對當前及今后三年的目標任務和項目進行了分解,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市人社、民政、財政等部門按照職責共同推進健康扶貧工作,針對性地制定出臺了多個配套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為全市健康扶貧工作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提高保障水平,切實減輕醫療費用負擔。目前,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所有農村貧困人口并實行政策傾斜。個人繳費部分,市區(不含贛榆區)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由市、區財政按比例全額補貼,其他縣區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其個人繳費部分由各縣區根據財力情況確定補助標準。提升保障程度,大病保險起付線由1萬元降至5000元,各報銷段報銷比例比普通患者提高5個百分點。同時,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醫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機制,發揮協同互補作用,形成保障合力,切實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
進行分類救治,加強對患大病和慢性病人口的健康管理。目前,我市在農村地區已經全面落實“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市屬6家公立醫療醫院以及各縣區定點醫院全部設立了“一站式”結算綜合服務窗口。對需要治療的20種大病和慢性病患者進行分類救治,能一次性治愈的,組織專家集中力量實施治療,制訂診療方案,明確臨床路徑,控制治療費用,減輕貧困大病患者費用負擔;需要住院維持治療的,由就近具備能力的定點醫療機構實施治療;需要長期治療和康復的,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上級醫療機構指導下實施定期治療和康復管理。
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市正充分運用全省健康扶貧信息系統,確保符合條件的要全部納入、一個不落,救治任務完成的要及時銷號,確保數據和信息真實、準確、可信。與此同時,我市還推進精準實施醫療保障,精準開展醫療服務,確保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全部實現貧困患者精準識別,實施先治療后結算和一站式結算服務。對貧困人口每人每年免費健康體檢一次,一人一檔實施健康管理。廣泛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積極引導貧困人口養成好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養水平。此外,我市還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特色科室建設和基層人才隊伍建設,年內,85%的基層醫療機構達到省定建設標準,50%的鄉鎮衛生院、8%的村衛生室達到省級示范標準,50%的鄉鎮衛生院至少建成一個特色科室,建成5個左右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