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莊婷婷通訊員 王雅萱 黃蕾 樊婷) 白天工作忙,留下年邁的父母親在家無人照看怎么辦?兒女長期在外工作,老人在家寂寞怎么辦?老人感冒發燒,大醫院人多排隊麻煩怎么辦?隨著我市居家養老體系的日趨完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全覆蓋,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社區食堂吃上營養餐
曲阿姨是中藍連海設計院退休干部,她的孩子們都生活在國外。因為故土難離,她一直在職工宿舍樓內獨自生活。“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多好啊,吃飯去食堂,不用打掃衛生,還有一群老鄰居老同事。就算有個什么頭疼腦熱,還有醫生,太適合我這樣的老年人了,孩子們在國外也放心多了。”曲阿姨高興地說。曲阿姨所說的食堂,是“星化公益食堂”,由社區15名黨員志愿者負責運營。一周五天,菜單天天不重樣,兩葷一素一飯一湯,不僅講究營養搭配,還味美價廉,每餐僅收成本費10元,為居民提供貼心服務,打造有溫度的社區。每周一、周五,食堂免費為轄區80歲以上孤寡老人、行動不便者送餐上門,用食物的溫度溫暖人心。
樂齡生活館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樂齡生活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主要載體。目前我市建成農村老年集中居住區42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小型托老所、“關愛之家”1410個,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實現全覆蓋,農村達70%。在城市,重點建設標準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新建住宅小區按照每百戶20至30平方米配套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已建成住宅區按照每百戶15至20平方米調劑解決居家養老服務用房,構建“嵌入式”的社區公共養老服務設施。
在路南街道賈圩社區樂齡生活館,筆者看到,朱奶奶在樂齡生活館吃完中餐后,正躺在床上看電視。提起樂齡生活館,她豎起了大拇指:“自從有了這個樂齡生活館,我們可開心了,除了提供配餐、陪護外,還為老年人提供泡腳、按摩、量血壓等20多項醫療服務,家門口就能解決所有生活問題,太周到了。”
互聯網+智慧養老平臺 送服務上門
如今,“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不少老年人或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或是因為子女在外地工作,只能獨居在家。平常,遇到換個燈泡、通個下水道之類的事情,通常一籌莫展。更有甚者,萬一生病了,也無處求救。這個時候,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就派上了用場。
中午剛吃完飯,江蘇中佳居民服務有限公司的養老服務人員小孫就按照預約工單,來到海州區玉帶新村楊光亮老人家里,理發、修理屋內老化電路、清洗沙發罩和門簾……小孫對這里很熟悉,水盆在哪、肥皂在哪都很清楚。今年75歲的楊光亮身有殘疾,兒女在外地打工,他和老伴每月靠幾百元錢的低保生活,沒人照顧。如今,他拿著一部免費配備的老人智能手機,就能享受到專業的家政服務,遇到困難只需按一下手機按鍵,服務就能送到家門口。
據了解,我市建立了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為低保家庭中失能、半失能老人、80歲以上非低保家庭的生活困難老人、失獨家庭老人、優撫對象中的失能老人等8類人群,每人每月給予100元的購買服務補貼,真正讓老齡困難家庭感受到政府的關心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