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鄭加彬 張開虎 仲愷)“雙11”,電商的不眠之夜。11月11日的零點鐘聲剛過去2分05秒,2018天貓“雙11”成交額已突破100億元人民幣,26分03秒,交易額突破500億元,全天成交額超2000億元。與此同時,蘇寧、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同樣發出了顯赫戰報。在這場全民狂歡的盛宴中,港城各大電商表現如何呢?昨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全市電商“雙11”銷售額約11億元,同比增長近30%。其中我市電商龍頭企業天馬網絡在今年“雙11”前2小時銷售額就突破1億元,全天銷售額達3億元,創歷史新高。東海縣“雙11”當天全縣電商銷售額達3.36億元,水晶產業電商銷售額達2.8億元。
天馬網絡等 電商巨頭銷售火爆
“今年我們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準備貨品,預售包裹就有70萬件左右。”天馬網絡科技集團相關負責人陳立新介紹,往年“雙11”,在倉庫找貨和分揀是最費時間的兩個環節,今年智能化設備的投用,減少了200人左右的人員投入,而分揀效率則提高了50%以上。
記者在天馬云倉看到,上下樓貫通的一體化分揀機形成一條流水線,兩臺機器人分擔了核單和輸送工作,樓上挑好的貨品通過輸送帶,再經過系統自動分揀,直接將打包好的包裹輸送到快遞公司的分揀口。“一天的處理能力達到20萬件包裹。”陳立新說。
東海水晶電商同樣忙得不可開交。“每年東海水晶網店都以50%的速度遞增,如今很多實體店采取‘線上+線下’并舉銷售,全網開花。”東海縣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會長司其健說,“‘雙11’當天銷售額突破10萬元的水晶電商最少也有600家。”
電商產業 集聚發展效應凸顯
龍頭電商“雙11”銷售火爆,只是我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電子商務作為推進流通業現代化的重要路徑,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的熱點領域。我市在政策、服務、平臺建設等多個方面予以扶持,促使電商行業集聚發展。
目前,全市20余個電子商務產業園(含鄉鎮電商園區)年交易額達80億元,入駐企業近2000余家,其中年交易額超3000萬元的電商企業有80余家,帶動從業人員2萬多,園區集聚發展效應凸顯。
電商企業開辦的網站已覆蓋了機械制造、農副產品、服裝貿易、醫療器械、家居建材、數碼電子、美術工藝、五金交電等行業,天馬、菜籃子、紅錦添、天邁、林華及四季沐歌等6家企業獲批省級電商示范企業。還形成了幸運葉子、中國水晶網上商城等影響廣泛的銷售平臺,菜籃子網、指尖商城、連云港特產網、連云港花卉網等網絡平臺也在逐步完善。
全年網絡銷售額 預計達到160億元
在電商浪潮的推動下,我市共有網站2700余家,網店3.3萬家,其中企業網店1.7萬家,自建平臺(在我市電信注冊)30余家,近8萬名從業人員。其中,東海縣采取“互聯網+產業”的方式,不斷做大水晶產業,堅持把網絡創業作為推進全民創業的有效抓手,通過與阿里巴巴等知名網站合作,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水晶電商平臺———網上水晶城,設立阿里巴巴東海水晶制品銷售專區,銷售水晶的網店超過1.5萬家,超過2萬人從事水晶網絡銷售相關工作。
根據市商務局電商處工作人員介紹,去年全市網絡零售額124億元,而今年1至10月份,全市網絡零售總額約135億元,同比增長30%。“今年全年網絡銷售額或將突破160億元。”該負責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