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記者 楊銳冰 張晶晶)“我從泰州來連云港治病,親身經(jīng)歷了許多好人好事……若不是連云港干群一以貫之倡導的精神文明建設,怎會有這開遍港城的一朵朵璀璨之花?”昨天,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滕雯收到了一封來自泰州老人手寫的表揚信。
這位泰州老人名叫繆國棟,家住泰州姜堰市大倫區(qū),今年70周歲。字里行間,繆國棟滿是對港城文明新風的禮贊:“港城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由衷地點贊!”一封表揚信,折射出港城這座美德之城、文明之城的深厚文化底蘊,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風。
昨日,港城最高氣溫跌至零下,寒風刺骨,記者在連云區(qū)金豐賓館見到了繆國棟老人。
原來,繆國棟患有股骨頭壞死,疾病已經(jīng)影響到他正常行走。“聽說連云港的一位中醫(yī)手藝不錯,這次專門來看看。”繆國棟說,近1個月來,自己在連看病期間遭遇了不少麻煩事,因兒女都在外地工作,十分無助。所幸,港城的好心人頻繁伸出援手,讓他心中倍感溫暖。
繆國棟經(jīng)歷了一連串的好人讓他記憶深刻:12月9日,在連云區(qū)嘉瑞寶門前的斑馬線上,因行動不便,在車來車往的路邊徘徊之際,遇到熱心的新港中學學生王兆薇,一路攙扶陪著他坐上了B1的公交車,直到在五羊路站換乘B12后,小姑娘叮囑老人注意安全后才離開;在B12公交車上,一位懷抱寶寶的媽媽看見他拄著拐杖上車,連忙起身讓座;在朝陽東路新華書店,一位男青年看到他行動不便,端來板凳請他坐下慢慢選書,還幫推薦他要選的書……
“出門遇到的都是好人!”繆國棟老人說,在寒冷的冬天,一份份溫暖的關懷猶如雪中送炭,讓自己心中如春天般溫暖,“我在連的房東也經(jīng)常幫助我,港城處處是好人啊!”
記者也見到了老人在連的房東宋嫚麗。聽到老人不停地夸自己,她平靜地說:“誰家都有老人,老人遇到問題了,搭把手幫一下,都是應該的,如果我不去幫,別人也會幫的。”
本月底,老人就要結束為期1個月的治療回泰州了。但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在港城遇到的一群好人。他說,出門散步,環(huán)衛(wèi)工向他問候后幫他戴帽子;坐公交車駕駛員熱心解答;房東宋嫚麗無償借用廚房,為他老倆口生活提供方便;冬至那天,醫(yī)生惦記身處異地的老兩口,送來一大盤熱氣騰騰的餃子……
這一幕幕鏡頭始終在繆國棟老先生的眼前浮現(xiàn),揮之不去。“孩子不在身邊,這一點一滴的伸手相援,讓我心中十分溫暖。”繆國棟說,幫助他們的都是普通市民,雖然做的不是大事,可一個月來頻繁匯聚到他們身上,讓他和老伴很感動。
記者幾經(jīng)周折,找到了幫助老人過馬路的王兆薇。“老爺爺年齡挺大的,腿腳不好,手還一直抖。”王兆薇是新港中學一名初三學生,說起扶老爺爺過馬路一事,她稱這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如果再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還會這么做。”
得知記者的來意后,王兆薇的班主任張亞娟說:“聽到她做這個事情,心里特別溫暖,我為我的學生感到驕傲。王兆薇作為班長,平時樂于助人,經(jīng)常做好事。”
記者注意到,表揚信的語言樸實,字跡工整,全文還有很多涂抹和改動,看得出來老人寫得很用心。“之所以寫這封感謝信,是為了感謝那么多陌生而又溫暖的人對我們的幫助。”繆國棟說,自己打心底里喜歡這座城市的文明風尚,“感謝港城的熱心人幫助我渡過難關,讓我們看到港城不但山美、水美,人更美,讓我們感受到了美麗港城的溫暖,這次回去,我也一定向親戚朋友宣傳連云港,我由衷為連云港點贊……”
繆國棟盡管只在港城生活了1個月,但感慨很多,于是寫了這封信,“感謝港城各位愛心人士的幫助,這一系列暖心事讓我對連云港這座城市倍生好感,感激的話我一時半會也說不完。”繆國棟說,連云港是一座充滿了愛心和正能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