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 者 陳兵 通訊員 尹燕)粽葉翻飛之際,左繞右纏,不一會兒,一個粽子就包好了,非常漂亮。對于市民王正花來說,包粽子根本不在話下,包了幾十年的粽子,她早已將包粽子的技藝練得爐火純青。6月25日是端午節,當天下午,她熱心地教授居民一起包粽子,把端午節習俗傳承下去。
“今天帶著幾個居民一起包了菱角粽、虎頭粽等,別看粽葉都是一模一樣,但是包粽子的形狀有各式各樣的,看起來也是賞心悅目。”今年70歲的王正花在社區是有名的包粽子高手,從十幾歲起她就跟著大人學習包粽子,那時,看著奶奶手中一個一個的粽子,她非常羨慕,也很想自己學會包粽子,于是她在端午節就專心學習包粽子,平時家里包粽子也在一旁觀看研究,很快就掌握了包粽子的技藝。
25日下午,尹珊紅、尹青等居民來到小區活動室,和王正花學習包粽子。把粽葉、糯米、蜜棗等材料準備好后,王正花開始教她們包粽子,今年46歲的尹珊紅、48歲的尹青就像小學生一樣,跟著王正花一步一步學習包粽子。“我平時不會包粽子,現在跟著王阿姨學習包粽子,感覺進步很快,她手法嫻熟,而且水平很高。”尹珊紅感嘆地說,王正花包粽子都不用線綁粽子,利用粽葉就可以把粽子包得緊緊實實,也非常好看。
“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傳承,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懂習俗,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把傳統習俗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參與傳承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王正花說,包粽子也有不少值得總結的技術,就拿粽子的形狀來說,其中有種叫“戀愛粽”,就是將粽葉一層層包裹下去,形成纏纏綿綿的樣子,好像兩個人在戀愛,特別有意思。
多年來,王正花一直在社區教授其他居民包粽子,并且都是無償教會大家,她在社區居住二十多年,教過多少人包粽子,她自己也數不清了。除了端午節,平時只要有人想學習包粽子,她都熱心指點。“王大媽為人熱心,也心靈手巧,這么多年了,她教過的居民沒有不會包粽子的,大家都夸她是包粽子高手。”居民胡保紅也是包粽子能手,談到王正花的包粽子技藝,她也是自愧不如。
王正花說:“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應該繼續傳承下去,讓年輕人了解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