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劉蕓良,是連云港海關的一名衛生檢疫人員。春節前夕,他和未婚妻李玉鴿原本準備回山東老家結婚,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的計劃。為了疫情防控,大年三十,劉蕓良報名參加了連云港海關旅檢突擊隊,從那天起,他就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
主動報名 堅守抗疫一線
機場作為外防輸入的重要關口,對每一位出入境旅客,劉蕓良和同事們都要一一進行登臨檢疫和流行病學調查。1月24日,除夕夜,劉蕓良與同事們一直忙到后半夜,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時,汗水已濕透額角。從大年三十開始,他連續9個日夜奮戰在連云港白塔埠機場,共篩查旅客2000多名。
在同事們眼中,劉蕓良是個什么工作都會主動頂上的人。“我們科里人手不多,疫情防控又很嚴格,所以采樣、后勤保障等工作他都要做。”連云港海關旅檢二科負責人汪林凱說。
2月初,國內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是衛生檢疫人員的主要任務。2月4日,剛撤離一線在家休整的劉蕓良,得知“南京祿口機場海關需要支援”的號召,立即主動請戰。2月5日,他背上行囊,乘車5個小時趕到祿口機場,不顧旅途勞累,當晚就投身到境外疫情防控工作中。
連云港海關關長羅來榮說:“我們覺得他有能力挑這個大梁,守好國門第一哨。”2月15日,一架國際航班即將從南京離港,在對機組人員和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及健康詢問時,他發現一名機組工作人員曾經飛往重點疫區。“我覺得他飛過去以后,很有可能在無意中接觸了當地人員,在這種情況下,還是要謹慎為主,我們絕不能疏漏任何一個細節。”劉蕓良說。
在他的耐心勸說下,這名機組人員與航空公司協調,取消了這次飛行任務。
嚴守陣地,劉蕓良是鐵面無私的檢疫員;安撫旅客,他又是體貼入微的陽光男孩。面對情緒焦躁的旅客,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國家政策。
重整行囊 再次支援祿口機場
2月20日,劉蕓良順利完成支援任務,返回連云港休整。然而,隨著境外輸入性疫情防控壓力的加大,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公告,南京祿口機場成為目的地是北京的國際客運航班12個指定第一入境點之一。為全力支援南京祿口機場海關一線疫情防控工作,加強空港口岸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3月21日,劉蕓良再整行囊,參加支援突擊隊,又一次來到祿口機場海關。
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他優化旅客通關流程,嚴格按照“三查、三排、一轉運”的原則,對出入境人員開展體溫檢測、醫學巡查、醫學排查等衛生檢疫工作,及時發現染疫嫌疑人,并采取有效的隔離、留驗等措施,確保流行病學調查順利開展。
為了加快檢疫通關的速度,全力解決滯留時間過長的問題,劉蕓良經常顧不上吃飯和休息,不分晝夜地奮戰在第一線,累了就在椅子上靠一靠,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兒……
從2月初至今,劉蕓良和同事們一起,在南京祿口機場檢疫入境航班31架次,篩查旅客4000多名,嚴把防控細節,牢牢守住了外防輸入的“空中國門”。
推遲婚禮 小兩口齊心抗疫
為了堅守疫情防控崗位,劉蕓良決定推遲原定的婚期,當了“落跑新郎”。他的未婚妻李玉鴿是一名醫護人員,同樣心系疫情,堅守一線,她非常支持劉蕓良的決定,兩人相互鼓勵,約好在各自的崗位上奮力抗疫。
劉蕓良說:“婚期延后是我先提出來的,我本來還以為玉鴿會誤會,后來我把單位的情況和她一說,她特別理解,她說她也要一起留下來。”
李玉鴿說:“我本來也想這么提的,結果被他搶先一步,我當時在醫院也是第一時間報名請戰去武漢的。我覺得我們年輕人,要先把大事做好,我正是看中了劉蕓良勇于擔當的勇氣和信念。”
盡管兩人的婚期一推再推,但看到他們能相互理解、并肩抗疫,雙方父母都給予理解和支持。
作為一名優秀的海關衛生檢疫工作者,劉蕓良的業務技能非常突出,先后獲得過全國海關崗位技能比武初賽團體一等獎、個人三等獎,決賽團體二等獎,南京海關百名優秀關員等榮譽。2020年3月,因疫情防控工作表現突出,他又獲得了海關總署的通報表揚。(□ 王文 萬林清 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