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11月20日13時,61歲的李師傅在市區振華大道附近一個工地的房間內燒木炭做飯時突然暈倒并伴發嘔吐,工友發現后將其緊急送醫救治。醫生診斷后發現,李師傅系一氧化碳中毒,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
眼下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市民紛紛開始燒爐取暖、吃木炭火鍋、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由此引發的一氧化碳中毒險情頻發,市急救中心表示,時下已進入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期。
房間內燒木炭
熏倒六旬老漢
11月20日13時,記者接到千葉花園小區居民的報料電話后,趕到了市區振華大道一處工地內用集裝箱改成的簡易房,此時已有不少人圍觀,一名值班老人暈倒在地。記者發現這個簡易房內有濃重的煙味,室內還有一個燒木炭的爐子。在工地值班的另一名男子告訴記者,暈倒的老人姓李,今年61歲,平時兩人一起看護工地上的物資,早上李師傅感覺有些冷,就買了木炭放在爐子里燒。
“我下午回來后推開門發現室內煙味嗆人,李師傅已經倒在地上,雙眼緊閉,嘴邊還有嘔吐物,我們趕緊把他送往醫院救治。”這名值班男子說,“我們猜測是爐子里燒木炭產生了一氧化碳導致他中毒。”
當天下午,市一院醫護人員的診斷證實了李師傅工友的猜測,他確實是一氧化碳中毒,好在他經過治療已經脫險,但還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
密閉空間
易致一氧化碳中毒
天氣逐漸變冷后,燒爐取暖、吃木炭火鍋、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都是常見的生活景象,但其中也潛藏著一氧化碳中毒的風險。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部分工地和居民區進行了一番調查。
新海路與海寧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個在建工地正在進行緊張地施工,負責人陳先生說:“前些年,個別工人買煤炭或者廢舊木料在工地宿舍燒爐子取暖,結果不僅產生了有毒氣體危害身體健康,也容易引發火災,所以現在的正規工地都統一購置電器設備,并加強管理,燒炭等行為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家住大慶路的鄭女士稱,有一年冬天她家的燃氣熱水器壞了,燃氣燃燒不充分產生了一氧化碳,幸虧家中安裝了報警器,鄭女士趕緊聯系了維修人員過來更換了燃氣熱水器,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120: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發期
11月20日,記者聯系了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專家張玉濤,他表示每年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期,市急救中心同期接到的求助案例最少都有數十例。
據張玉濤介紹,多數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是在密閉空間內“中招”的:“有人是在家燒煤球或者木炭取暖,還有人是用液化氣或者天然氣做飯、洗澡等,此外部分飯店提供包間木炭火鍋菜肴,由于空間密閉,加上燃燒物燃燒不充分,導致包間內積蓄的一氧化碳濃度過高,從而導致顧客中毒。如果未及時搶救,往往會造成悲劇。”
據了解,一氧化碳中毒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度表現為頭暈、頭痛、眼花、全身無力等,開窗呼吸新鮮空氣后,癥狀很快消失;中度為多汗、煩躁、走路不穩、意識模糊;重度則有面色口唇發紅、牙關緊咬抽搐等表現。
張玉濤說,發現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應立即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把中毒者迅速轉移至戶外空氣流通處,中毒嚴重者要及時送醫。“最好把一氧化碳中毒者送往有高壓氧艙設備的醫院,以便對腦水腫進行全面有效治療。另外,很多患者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后蘇醒了,自我感覺能吃能喝就急著出院,事實上,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有個‘假愈期’,有的長達260多天,一氧化碳中毒嚴重的患者如果不接受系統治療,會出現遲發性腦病后遺癥,延誤治療將遺憾終生。”
119:在室內燒爐取暖一定要保證通風
生活中如何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市消防救援支隊的一名消防員告訴記者,發生在冬季的一氧化碳中毒案例多發在農村地區或者城市老舊小區的民宅、出租屋和車庫等地,住在這些場所的人預防知識普遍不足或相對薄弱,對燒煤炭、木炭和液化氣等可能產生一氧化碳導致中毒的后果不了解、不重視,從而留下了安全隱患。
市消防救援部門提醒市民,一定要在生活中采取預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首先要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灶具、取暖設備、熱水器等產品;其次,市民在使用相關設備前要先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有破損、排氣不暢等問題,要及時修補或更換;第三,在室內等完全密閉空間內燒煤爐取暖時,一定要保證隨時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