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袁春梅 通訊員 孔令軍)眼下,我市370余萬畝小麥進入抽穗揚花期,正是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全力加強小麥赤霉病防控,減少流行風險,筑牢夏糧穩產保供基礎,連日來,我市采取“技防+人防”的方式,搶抓“窗口期”,集中開展小麥赤霉病防治,全力保障夏糧豐產豐收,打牢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小麥赤霉病需抓住齊穗至揚花初期的關鍵節點,蟲口奪糧,我們必須主動出擊,做到關口前移。”4月22日上午,市農業農村部門把小麥赤霉病防控現場觀摩培訓與工作推進會場搬到田間地頭,在海州區寧海街道一片麥地里,共商防治之策。
據分析,預計今年我市小麥穗期病蟲總體呈中等至偏重發生態勢。“今年赤霉病防控的形勢依然嚴峻,一是我們小麥品種的抗性不強,二是目前田間的菌源還是比較充足的,另外,氣象部門預測4月下旬到5月上旬還有多個降雨過程。” 市植保植檢站站長杜永分析,今年全市小麥赤霉病呈偏重發生態勢,局部流行風險高。
赤霉病“可防難治”,一旦錯過防治“窗口期”,會造成小麥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和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標,直接影響小麥品質和農戶收益,做好小麥穗期重大病蟲害管理事關夏糧豐收和全年糧食安全。防治的關鍵在于強化監測預警,目前,市農業農村局成立了5個由局負責同志帶隊的督查服務指導組,全市5個小麥主產縣區共成立20個服務指導組,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手把手地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農戶科學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治。
?港城沃野,一架架植保無人機和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在麥田里來回穿梭,將農藥均勻地灑向綠油油的麥田。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植保機械已在我市廣泛應用,讓噴防設備“插上翅膀”,大大提高了防治時效。“過去打藥是個難題,靠人工,一天才能打十幾畝地,很容易錯過病蟲防治最佳時間。如今用上植保無人機,100畝地半小時不到就能完成,不會耽誤農時。而且無人機能噴藥能施肥,省時省力,降低了成本。”贛榆區種糧大戶宋忠朕高興地說。
早在3月份,市植保部門就加強與農機部門合作,督促全市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和種植大戶積極準備、檢修和更新病蟲防控藥械,目前全市共擁有可用的1300余架植保無人機、4000余臺套大中型植保藥械,病蟲害防治日作業面積可達80余萬畝。
全市還確定了5家四星級防治服務組織作為應急防控服務隊,惡劣天氣情況下能夠拉得出、打得響。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積極協調市縣供銷系統,積極儲備赤霉病等小麥穗期重大病蟲防控藥劑,確保小麥赤霉病防控要求,實現統防統治全覆蓋。
根據天氣和小麥苗情,市縣農業農村部門將繼續加強小麥后期重大病蟲害如穗期蚜蟲、白粉病、銹病等跟蹤監測,適時開展防治。同時,加強田間管理,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積極應對天氣等因素影響,奮力奪取夏糧豐收。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