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文 徐寒露)五月的港城蒸騰著初夏的熱氣,機器的嗡鳴聲從四面八方傳來,一臺黃色升降機正緩緩上升,將工人和施工材料運送到外墻指定高度……這里便是一帶一路跨境商品供應鏈基地項目施工現場。
據了解,一帶一路跨境商品供應鏈基地一期項目已在2021年投產運營,該項目為二期,占地面積189畝,備案投資額5億元。項目包含智能化國內國際雙循環集聚周轉中心、雙循環加工分撥中心、工業中間品保稅集拼中心、云大數據信息綜合服務中心,具備倉儲、控溫庫、保稅、交易、分撥等功能,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流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走進項目現場,7個單體的主體結構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分散在各處,專注地進行著外墻的施工作業。地面上,綠色的安全網和各種施工設備整齊擺放,顯示出施工現場的安全規范和井然有序。連云港亞歐一帶一路供應鏈基地有限公司副總范兵向筆者介紹道:“目前,項目主體結構施工已經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預計將在今年5月底完工。五一期間,我們不停工,確保各項工程能夠按時、高質量地完成。”
在 5 號低溫庫施工現場前,范兵停下腳步介紹:“這個雙層低溫庫采用混凝土框架結構,配備制冷設備和保溫系統,未來主要服務于食品添加劑、人造奶油黃油等相關產品。” 與一期項目的高臺庫不同,二期項目的倉庫采用了低臺庫設計,這種設計不僅在功能上與一期項目形成了互補,還將更好地服務于跨里海通道戰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運輸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保障。
筆者注意到,在“一帶一路跨境商品供應鏈基地鳥瞰圖”上,基地區域旁特別標注了“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工裝配工業園區鐵路專用線”。范兵介紹道:“該線于去年十月開始運行,與項目直接銜接,主要服務于地區企業到發貨物,與物流園區存儲、堆存等功能區一同構建形成多式聯運服務功能。”專用線到發貨物主要為有色金屬及制品,到發方向為“一帶一路”范圍內里海周邊的歐洲及亞洲地區,目前發運量已達8萬噸。
連云港“一帶一路”跨境商品供應鏈基地項目是連云港—里海一體化供應鏈基地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具體實踐。據悉,該項目將于今年八月底正式建成,屆時將與哈薩克斯坦阿克套園區形成“兩國兩園”聯動發展,輻射中亞—中國—東南亞等國家,預計項目年處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類商品及原材料20萬噸,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