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發)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發展階段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印發《2025年度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要點》,明確年度重點工作。
提高市民化質量。新型城鎮化是產業升級、人口集聚、城鎮發展良性互動的城鎮化。從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到助力青年就業創業,再到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項項務實舉措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今年,為了進一步提高市民化質量,我市放寬城鎮落戶條件,農業轉移人口憑自有、租住房屋產權證明即可實現落戶。與此同時,我市還優化提升1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兜底幫扶1500名困難群體就業。推動穩定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圍,探索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從初期的勞動力進城,到子女教育進城,再到舉家落戶進城,近年來,我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持續加快,新型城鎮化質量不斷提升。”市發改委黨組成員樊繼強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市不斷出臺一系列政策,幫助新市民更快融入城市生活,通過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讓其勞有所得。并積極優化義務教育領域轉移支付,更好滿足隨遷子女入學需求,切實解決好農業人口、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等一系列難題。
提升縣域城鎮化水平。新型工業化是提升縣域經濟實力的關鍵所在。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提升縣域城鎮化水平,引導各縣區集中發展1個優勢主導產業集群和1個潛力突破產業集群。強化產業發展人才支撐,開展高校畢業生職業技能培訓,服務5000人次以上。推進東海縣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支持重點中心鎮和經濟發達鎮特色發展。新改擴建4所學校,推動縣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轉設為三級。
優化城市功能品質。人生活在城市,不僅有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還需要有良好的城市生活圈子。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品質,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項目20個以上。改造老舊燃氣管網64公里,建成運行茅口水廠三期項目。建設智慧停車“一張網”,穩步推進共享停車。新建2處“樂享園林”活力空間,嵌入式建設12處運動休閑場地設施。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今年,我市將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強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改造戶廁4萬戶、供水管網70公里,新建農村生態河道22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200公里、橋梁10座,新增省級綠美村莊24個,建成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和美鄉村45個以上。有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