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迅 通訊員 張開虎)走進東海縣各大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穿梭……繪就了一幅熱氣騰騰的建設畫卷。截至目前,東海縣72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已完成投資78億元,其中55個項目已入庫。尤為亮眼的是,在58個新建項目中,已有54個順利開工,開工率達93.1%。
今年以來,東海縣緊扣項目建設“生命線”,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搶工期、趕進度,為全力攻堅三季度、決勝全年目標任務積蓄強勁動能。在東海縣建筑垃圾資源利用項目現場,機械設備全速運轉,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據了解,該項目可將拆遷廢料、廢舊混凝土等轉化為資源,預計年產再生標磚約1200萬塊。連云港市科選環境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俊介紹,自今年3月該項目開工以來,施工方日均投入機械10余臺、人員50余名,目前主廠房即將封頂,綜合樓已建至三層,所有設備將于7月20日前進場安裝調試,力爭本月底具備通電投料條件,確保項目按時投用。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連云港高品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萃取車間內,所有生產設備全負荷運轉,工人們正在成排的設備間進行專業操作。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品高效回收稀土元素的技術領先。“今年1至6月,高品完成了3000噸的稀土廢料處理,實現銷售額1.2億元。下半年力爭完成2億元銷售額,爭取2025年全年銷售突破3億元。”連云港高品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宇表示,當前,高品二期項目正加緊建設中,二期項目采用國內頂尖廢棄稀土回收技術,預計年底竣工驗收,2026年上半年投產。二期項目達效后,年處理稀土廢料能力將躍升至1.5萬噸,副產稀土催化劑5000噸、磁鐵3000噸,為東海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良好環境帶來發展動力足。一個個項目加速落地生根,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其背后是東海縣全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實支撐。東海縣著力打造“晶心辦”營商品牌,推進“綜合查一次”改革2.0版,營造良好法治環境,并利用“東海招商大數據平臺”,精準匹配土地、政策、供應鏈等要素信息,完善幫辦代辦服務機制,力促新能源汽車電機軸、單晶鎢提取、玻璃纖維布制造等一批優質項目早簽約、早落地。
東海縣工信局副局長朱園園表示,他們將密切跟蹤工業用電量、開票銷售收入、應稅銷售收入等關鍵指標,并建立潛力升規企業動態培育庫,重點培育弘晶源等近50家擬入規企業,力爭全年新增入規企業達50家以上,為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