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娜 吳成瑤 趙威娜)在晨光的映照下,云臺農場高效農業園靈芝種植基地內,一株株靈芝舒展菌蓋,褐紅色傘面上嫩黃生長帶清晰可見,正緩慢向外擴展。從種植技術的突破到產品形態的創新,云臺農場“科技+藝術”雙輪驅動,為小小靈芝注入強大產業活力,培育的靈芝孢子粉畝產量實現了飛躍,讓曾經神秘的“仙草”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致富草”。
“‘藥材好,藥才好’,靈芝孢子粉的品質首先取決于靈芝的栽培。”云臺農場技術人員朱必輝向筆者詳細介紹。為實現靈芝規模化種植,云臺農場經過多年摸索,構建起一套嚴謹科學的栽培體系。通過椴木準備、制種、接種、發菌、下田、出芝管理等十幾道工序,歷經5年不間斷實踐與優化,讓“仙草”靈芝在田間地頭落地生根,并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現代化種植基地。
?“過去,為了減少孢子粉損耗,我們一直采用套袋收集法,然而,實際操作中發現每逢連續雨水天氣,套袋內的部分孢子粉就容易因濕度問題產生少數霉變,造成經濟損失。面對這一難題,技術人員反復試驗,今年我們優化技術,采用無紡布覆蓋的全程不套袋收集方式,這樣既可以保證孢子粉的自然散落與收集,又能有效防潮,損耗率大幅降低,種植密度也得到顯著提升,可以從以往每畝8000株提升至近萬株,預估今年畝產量從過去的200斤提升至300斤,增幅高達50%。”基地負責人卞德勝說。
為了提高靈芝孢子粉產量,云臺農場今年還對靈芝的種植環境進行升級。筆者在現場看到,以往種植在塑料大棚里的靈芝,如今全部遷至日光溫室大棚。走進溫室大棚,智能溫控系統正在有序運作,為靈芝生長創造最適宜的環境。這種精準化、智能化的種植條件,讓靈芝生長周期更穩定,孢子粉產量和質量也得到進一步保障。
經專業檢測,云臺農場的孢子粉破壁率高達99.6%,三萜類化合物含量達7.31克/100克。在基地產品展示區,除了優質的靈芝孢子粉產品,形態各異的靈芝盆景也成為一大亮點。有的靈芝造型宛如祥云疊翠,有的似鹿角分叉,栩栩如生。這些兼具藝術觀賞與養生價值的盆景,吸引了一批批研學團隊前來參觀。“這些盆景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既滿足了消費者對美的追求,又傳遞了靈芝的養生理念。”卞德勝說。下一步,云臺農場將深化與市農科院合作,加大在靈芝深加工領域的研發投入,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