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東海縣李埝鄉丘陵地區彩色旅游公路羽青路兩側樹木茂盛,空中俯瞰,民居、風車與密林相映,呈現出一幅路暢景美的生態畫卷。驅車行駛在路上,道路平坦干凈,視野開闊,宛如一條金絲帶延伸向遠方,為丘陵地區的果農們送來希望。
“以前道路狹窄,大型運輸車輛出入困難,而且種植的蔬果經過顛簸,損耗太大,特別是我們的黃桃,想要把它銷往外地,真是太困難了。”李埝鄉李埝村的種植戶高昌勤指著修到自家黃桃基地的路笑著說:“現在路都修到地頭了,運輸車輛直接開到基地,當天采摘的桃子當天就運出去了,再也不用擔心滯銷問題了。”
近年來,東海縣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構建起內暢外聯的農村公路網絡,不僅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更為農村地區的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東海縣的交通運輸部門堅持規劃引領,持續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十四五期間累計投資9.43億元,新建、改擴建農村公路587.1公里,實施農村公路安防設施建設816.2公里,危橋改造104座。截至2024年底,東海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551.327公里,全縣346個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鎮村公交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實現“快遞進村”全覆蓋。
“有了好路后,我基本不擔心桃子的銷路了!”種植戶高昌勤介紹,他家今年種植了200多畝桃子,其中黃桃畝產量達到了3000斤,在產業路的幫襯下,桃子的運輸非常順暢,“最多的時候,一天就能運3萬斤桃,不到一周,桃子就銷售一空了。”
作為東海縣規模最大的黃桃集中連片種植基地,李埝鄉有千畝黃桃基地,桃樹、蘋果、藍莓面積常年保持在萬畝以上。在李埝鄉,便捷的交通路網不僅能夠讓黃桃搭上“快車走出去”,也由此帶動了本地農產品加工產業。
楊承明開辦的江蘇匯祥食品有限公司就在羽青路與羽雙路交會處,公司主要生產果蔬罐頭、冷凍食品及果品飲料的生產銷售,擁有7個注冊商標和7項專利。“近年來,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公司積極擴展進出口業務,其中,罐頭食品銷往日本、德國及東南亞地區,年營業額超5000萬元。”楊承明介紹。
東海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表示,東海公路部門將持續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以“交通+旅游+產業”為發展模式,積極推進交旅融合發展新業態。十五五期間,還會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布局,不斷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品質,讓“四好農村路”成為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路、產業興旺路、生態宜居路。
(李嬌 張冬冬 李云)?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