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彤彤 朱寧 宋驕陽)8月9日,連云區第一屆“恒鑫通獎學金”頒獎儀式現場暖意涌動。58名學子接過連云港恒鑫通礦業有限公司捐贈的18.5萬元獎學金,這份沉甸甸的鼓勵背后,不僅是企業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反哺,更藏著一段政企同心、雙向成就的生動故事。
“看到連云區教育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們也想獻出一份力量;而這份底氣,源于政府始終如一的溫暖相伴。”恒鑫通礦業副總經理武紅衛的話,道出了這場愛心捐贈的深層邏輯。
支持教育就是播撒希望
獎學金的發放,源于連云區教育事業蓬勃生長的沃土。近年來,該區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布局,讓“就近上好學”從群眾期盼變為現實。2024年中考成績創下新高后,2025年再攀高峰;新建學校陸續投用,窗明幾凈的教室、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成為常態;優質師資不斷充實,課堂質量穩步提升……教育質量看得見的進步,讓企業看到了捐資助學的價值。
“校園環境越來越好,孩子們求學路更順了,支持教育就是播撒希望。”武紅衛的話語里滿是真誠。此次獎學金分為“勵才獎”“崇文獎”兩類,由連云區教育發展基金會依據《“恒鑫通獎學金”獎勵方案》評選認定,精準覆蓋優秀學子。頒獎儀式上,獲獎學生代表劉益愷以及家長代表分享了成長與感恩的故事,讓這份愛心不僅有溫度,更有深度。
政企雙向奔赴
精準服務賦動能
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從來不是無源之水。恒鑫通礦業的反哺之舉,源于連云區在企業成長路上始終如一的“暖心護航”。
連云開發區管委會主動靠前,指導企業開展集體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從制度層面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每逢節假日,工會干部總會上門摸排困難職工情況,帶著慰問品和政策解讀而來,讓職工感受到“家”的溫暖。這些精準服務,如同陽光雨露,滋養著企業穩健生長。
不僅是恒鑫通,這樣的“護航”覆蓋連云區所有民營企業。連云區始終堅信,企業是地方發展的核心力量,只有讓企業安心經營、舒心成長,才能形成“企業發展—反哺社會—地方進步”的良性循環。
連云區各部門協同發力,為企業發展賦能,用專業服務為企業插上成長翅膀。連云區市場監管局主動走進企業,從專利申請到品牌保護,逐條解讀政策、指引路徑;針對企業“融資難”痛點,深入宣講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獎補政策,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推動“知產”變“資產”。
監管有力度,更有溫度。連云區市場監管局創新實施“信用+執法”漸進式監管模式:對有違法傾向的企業提前預警,把風險擋在門外;對輕微違法行為,通過信用承諾、責令改正等方式引導糾偏,不搞“一刀切”處罰。“監管既要守底線,也要留溫度。”連云區市場監管局市場監管科負責人唐率解釋道,這種“服務型監管”讓企業在規范中安心闖市場。
升級政務服務
釋放市場活力
政務服務的升級同樣可感可知。“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網通辦”模式全面推行,開辦企業從“多頭跑”變為“跑一次”甚至“不用跑”,便利度和滿意度顯著提升。數據顯示,僅2025年上半年,該區開辦企業平均時間較上年再縮短20%,市場主體活力持續釋放。
由該區司法、經發、商務、市場、公安、法院、檢察院、工商聯及律師事務所組成的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團,形成“多部門聯動+專業律所支撐”的強大矩陣。服務團不是坐等企業找上門,而是主動下沉到生產一線,同步推出公共法律服務進企業項目清單,明確服務內容與對接路徑,企業有需求,一個電話、一次申請就能快速響應。
“以前遇到合同糾紛才想起找律師,現在法律服務團定期上門,從合規經營到風險防范,提前給我們‘打預防針’。”一家制造業企業的法務負責人說。連云區司法局法律援助管理科科長姚婧表示:“我們要讓企業在發展中少走法律彎路,多獲法治護航,這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應有之義。”
從18.5萬元獎學金的暖心發放到政企協同的發展合力,正是連云區以“暖心服務”培育營商沃土、以“政企同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未來,隨著教育投入持續加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這樣的良性循環還將結出更多惠及民生與發展的果實。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