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戚躍瀟 通訊員 馬萌)
“1938年剛入夏,日軍從連云港登陸侵略中國。抗戰部隊果斷將老百姓安頓躲進了云臺山中,隨即依托云臺山的阻擊優勢,與日軍展開了長達289天的殊死搏斗。在浴血奮戰的過程中,部分戰士在山石上刻下‘人心不死 國必不亡’等豪言壯語,形成了珍貴的云臺山抗戰石刻群……”近日,在連云區宿城街道寶山村云臺山風景區萬壽山摩崖石刻廣場上,宿城街道人大工委委員石影為孩子們深情講述連云港保衛戰的故事。此前,連云區檢察院檢察官邀請部分人大代表、文物保護專家,前往該處石刻文物保護現場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經實地查看確認,石刻廣場的面積已完成拓寬,有效保障了暑假旅游高峰期的參觀秩序和安全性。文物保護部門配備3名專職巡查員,并建立了嚴格的月度巡檢制度。
?“我們已經持續4年對案涉石刻群的保護狀態進行不定期跟進監督,實踐證明,在檢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從物理層面的隔離保護,到愛國主義精神的積極弘揚,案涉石刻文物得到了系統性、長效性保護。”辦案檢察官郁洪鵬說。
云臺山抗戰石刻群由包括萬壽山摩崖石刻在內的7處抗戰石刻組成,真實反映了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人在連云港開展抵御日寇侵略的悲壯歷史。2002年,該抗戰石刻群被確定為江蘇省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5月,針對案涉石刻群保護面臨的專業性要求高、持續受損風險高以及分散于不同的基層行政區劃、跨區域協同保護不足的難題,連云區檢察院聯合南京軍事檢察院依法向文物保護部門和各街道辦事處等5家單位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書,督促其在履行文物保護監管和綜合治理工作的基礎上,加強配合,協同開展案涉石刻文物保護工作。同年7月,相關單位完成了初步整改。
2023年7月31日,該系列案入選江蘇省檢察機關“強化軍地檢察協作,依法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新聞發布會典型案例。“涉軍紅色文物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深化國防安全教育的重要載體,保護責任重大。我院協同南京軍事檢察院,在涉軍線索協同發現、跨區域聯合調查取證及涉軍法律適用等關鍵環節,探索建立了高效協作機制,也積累了寶貴經驗。”連云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靜表示,該院將持續深化軍地檢察協作,凝聚更強合力,筑牢涉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法治防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