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晨晨 通訊員 司偉柏 凱楠)8月19日清晨,贛榆區塔山鎮小塔山水庫閘門緩緩升起,清澈的庫水沿著修繕一新的灌溉渠系奔涌而下,如一條條銀帶穿梭在田埂間,滋潤著干裂的土地。據悉,此次開閘輸水計劃持續一周,4萬畝農田將暢飲“清泉”,惠及農戶超5000戶。
近段時間以來,我市遭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當前正值中稻孕穗抽穗關鍵期,水稻需水量大幅增加。面對旱情,贛榆區迅速響應、科學部署,多方協同、多措并舉,全力推進抗旱保收工作,筑牢秋糧豐收“壓艙石”。
“水一來,心就定了。”站在田埂上的種植戶張來光望著水流漫過自家200多畝稻田,緊鎖多日的眉頭終于舒展,“灌漿期的水稻就怕渴,現在喝上飽水,收成就有了保障。”放水期間,贛榆區水利部門加強值班調度和巡查維護,同時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戶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落實科學田管措施,“水利+農技”協同發力,最大限度減輕高溫熱害影響,全力穩住農業“基本盤”。
近年來,贛榆區依托小塔山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加快推進智慧水利體系建設。通過矩陣式管理平臺,可實時監測水位、流量、水質及閘門啟閉狀態,配合50余路監控傳感設備和自動巡飛無人機,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感知系統,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和精準調度。
“我們將根據水情、雨情和旱情動態變化,及時調整放水計劃,確保每一方水都用在最關鍵處,發揮最大效益。”贛榆區水利局工作人員馮如表示。從水庫精準開閘到田間精細管理,贛榆區以科技賦能水資源調度,為農業穩產注入動力。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