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晨晨 李曉敏 郝華杰)8月22日,“‘新’動江蘇——2025外媒看江蘇”采風活動來到港城。來自日本、韓國、巴西、印度等國家和地區的10余家媒體記者,深度走訪了正大天晴藥業集團、東海水晶博物館與水晶城等,記錄醫藥產業的創新成果,用鏡頭捕捉水晶魅力,他們在實地走訪中感受連云港的產業活力,直觀觸摸這座城市發展的“雙面脈動”。
正大天晴第三生產車間潔凈無比,機械臂正靈巧地抓取藥品,傳送帶載著一排排包裝好的藥盒平穩流轉。外媒記者們換上了一身淺藍色的無菌工作服,隔著一整塊透明的防爆玻璃向內看去,身著兩層潔凈服的工作人員在操作。他們眼中的這一幕,不僅展現了中國醫藥企業在智能化生產與質量管控上的飛躍,更折射出連云港作為醫藥產業高地的積淀——作為國內創新研究藥物投入較多的藥企之一,“正大天晴”的“全產業鏈布局”讓外媒記者贊嘆不已,“我們從中看到中國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積極態度。”諸多外媒記者感慨。
參觀完畢后,在交流區里,一場關于抗癌藥品的對話正悄然展開。“如果乳腺癌在第一階段被發現,可達到100%的治愈率嗎?”印度籍記者德溫德爾·庫馬爾率先開口。正大天晴藥業集團副總裁夏春光聞言,耐心解釋:“早期患者使用我們的藥物,效果確實比較顯著,臨床數據顯示治愈率能接近100%,但中晚期情況就復雜多了。”荷蘭籍漢學家潘妧紗緊接著問:“在市場競爭中,企業是更看重與同行比拼優勢,還是真正以患者為中心?”“我們的宗旨就是以生命為本,做產品也是做人,目的是治病。”夏春光堅定回答。
?下午,一行人來到有著“世界水晶之都”之稱的東海縣。一進水晶博物館大廳,他們就被“水晶王”吸引,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影,此后,贊嘆聲便沒有停止過。東海縣通過將千年水晶雕刻技藝與現代美學融合開發,衍生出了熱銷全球的文化產品。“這是孫悟空的造型。”講解員剛說完,潘妧紗便聯想到“孫悟空的老家在花果山”。日本記者大堀理緒對著名叫《世外桃園》的水晶工藝品仔細欣賞:“站在三個方位看,形狀都不一樣,奇妙!”步入東海水晶小鎮,來自巴基斯坦的阿斯加爾被“水晶鍋”吸引,對于這種便宜、精美又有實用價值的生活制品,他感到很新奇,“東海縣立足水晶資源,在實業開發、藝術構想、非遺傳承、技術創新等方面都有了完整的產業鏈生態。”
“這些水晶穿戴甲十分漂亮,我要買一些給同事。”在水晶城,大堀理緒向記者展示她的“眼光”——穿戴便捷、價格親民、造型多變、款式時尚,作為可循環使用的水晶飾品,手工穿戴甲不論在東海,還是在海外,都迅速走紅。而現場的直播帶貨主播也吸引住了她,她看了看主播賬號,開心道:“如果我在各種平臺上刷到,會忍不住下單的。”近年來,東海縣持續推動水晶、穿戴甲產業協同發展,打造“指尖經濟”新標桿,截至目前,水晶產業從業人員達30萬人,穿戴甲產業更成為年產值超百億元的新興產業。
“連云港的產業創新活力幫助外媒朋友開闊了視野。”據主辦方介紹,該活動旨在通過鏡頭和筆觸,記錄江蘇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帶領大家沉浸式感受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