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馬璟 張馨月)茉莉花開香飄遠,文化走親情意濃。8月22日晚上,“茉莉花開 文化走親”宜興灌南兩地文化交流展演在連云港市灌南縣市民文體中心溫情上演,為兩地群眾呈現了一場跨越地域的文化交融盛宴,讓不同水土孕育的文化之美在碰撞中綻放光彩。
?
?
展演當晚,灌南縣市民文化廣場人山人海。宜興與灌南的文藝工作者們攜手登臺,以歌、以舞、以戲、以樂,共同奏響“南北結對情誼深,宜灌一家親”的動人樂章。
一方戲曲,承載一方情。錫劇是太湖畔的文化明珠,婉轉唱腔里藏著江南人的赤誠。當晚,經典錫劇《沙家浜》選段《軍民魚水情》登臺,熟悉的旋律帶觀眾重溫軍民同心的光輝歲月,恰如宜興與灌南,恰似并肩的戰友、無間的伙伴,在攜手前行中凝聚深厚情誼。
一曲民樂,勾勒江南韻。民樂合奏《憶江南》悠揚響起,靈動絲竹緩緩鋪展開“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的畫卷。觀眾仿佛漫步煙雨江南古鎮,在溫婉樂聲里,宜興與灌南的情誼也悄然相連,愈發濃厚。
?
歌曲《海棠無恙》以深情旋律傳遞跨越山海的祝福,愿兩地友誼之花常開、協作之樹常青;相聲《321開播》用幽默語言與生動表演,在歡笑中展現兩地共通的生活智慧,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
非遺舞蹈《男歡女喜》更成了全場焦點——作為宜興帶來的特色節目,它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根,將蕩湖船、采桑、買胭脂等充滿生活氣息的動作搬上舞臺,一招一式都是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讓古老非遺在新舞臺煥發活力,也讓灌南觀眾真切觸摸到宜興文化的獨特底蘊。而樂隊演繹的《青花瓷》,則讓古典韻味與青春活力撞出別樣火花,婉轉曲調與動感節奏交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活動在兩地演員合唱歌舞《春風十萬里》中圓滿落幕。曲終人不散,現場掌聲、歡呼聲久久回蕩。市民廖大爺笑著說:“這場展演讓我們既看見了宜興文化的雅致,也感受到了兩地文化的相通!”
“南北文化在這里交融,情誼也在這里升溫。這場文化走親,不只是文藝工作者展示才華的平臺,更是兩地群眾增進了解的橋梁。”宜興市文旅局文化藝術科科長高盟在演出后表示,“接下來,我們將邀請灌南的文藝工作者到宜興去,讓宜興群眾也好好感受灌南文化的特色。未來,我們會推動更多文化活動落地,讓兩地群眾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一起把文化繁榮的新篇章寫得更精彩。”
?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