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濟群 王煜 張愛文)近年來,贛榆區創新實施“四必聯”工作法推動移風易俗工作,通過部門聯動、干群聯治、宣教聯行、家風聯育,有力推動家風、民風、鄉風持續轉變。今年以來,全區婚嫁成本降低約30%,治喪成本降低80%以上。
部門聯動 合力促新風
開展移風易俗綜合治理八大行動,建立季度會辦制度,將全區15個鎮劃為3個工作片區,組建公益紅娘志愿服務隊,建設公益性公墓21個、公益墓穴79984個,推行“三去一降一補”。組建區、鎮聯動巡查專班,常態化運用“1315”雙網融合輿情處置機制,及時監測處置涉移風易俗網絡負面信息,形成“巡查—交辦—整改”閉環管理機制。
干群聯治 同心踐新風
建立黨員干部紅白事操辦報備制度,開展承諾踐諾行動。建立紅白事主動服務模式,組建“公益紅娘”服務隊6支,搭建“公益相親+喜事新辦”服務平臺,開展牽線搭橋、婚戀指導、新風倡導等服務52場。推行白事主動上門問候、送花圈吊唁、無償提供哀樂音響“三服務”,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服務引導。編印《移風易俗“榆十條”》2.3萬本,探索設立“新風禮堂”“新風餐廳”5個,制定“新風菜單”,推動為民服務更貼心、讓民辦事更省心。
宣教聯行 共情揚新風
打造“板凳會+故事會+塘口會”特色場景,開展移風易俗主題理論宣講、方言評論、故事講述等100余場。開設特色宣傳專欄5個,“新風小劇場”編演群眾身邊新風故事短劇16期,播放量40萬+;“移風易俗樹新風”展示特色做法,樹立可學可仿典范;“漫話文明”以動漫形式向青少年宣揚文明新風。創排蘇北琴書《移風易俗“唱”新風》、小品《百善孝為先》等富有特色的移風易俗文藝作品19個,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文藝展演活動,打造“文明趕大集”“新風良俗博覽會”“為愛減負 幸福加倍”集體婚禮等項目,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家風聯育 示范倡新風
征集“百個家庭,百個家風故事”,開展“百家訓·潤福城”“盛世好家風”等家庭文明展示活動。舉辦“敬老孝親宴”“集體生日會”26場,惠及老人1100余名。定期邀請各級好人模范等走進道德講堂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家風故事分享會。推廣建設文明鄉風超市,累積移風易俗積分,形成“文明—積分—激勵”閉環。開展家校共育行動,在62所中小學開設家風實踐課,通過“小手拉大手”筑牢群眾移風易俗思想根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