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瑩 楊子 通訊員 連發)我市充分挖掘信用數據價值,創新實施“信用代證”改革,進一步拓展“信用代證”更多適用場景,推動全社會營造知信、用信的良好氛圍,讓信用紅利和市場活力更充分釋放。昨日,筆者從市發改委獲悉,“信用連云港”網站專項信用報告服務專區已正式上線。
所謂“信用代證”是指使用基于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匯集的各領域違法違規信息形成的專項信用報告,替代多個行政機關單獨出具的有無違法違規記錄的證明。“信用代證”不僅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也對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信用代證”可以在行政審批、招標投標、企業融資、申請優惠政策等事項中使用。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信用代證”機制出臺將解決市場主體在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助力打造“無證明”城市。
適用主體覆蓋廣泛。我市在省內率先將“信用代證”適用對象從3類拓展至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在本市登記的社會組織、事業單位5類。與此同時,首批“信用代證”覆蓋法院、發展改革、教育等46個領域,覆蓋領域也居全省前列。
獲取方式高效便捷。我市立足“信用連云港”網站開發專項信用報告服務專區,上線報告申請、異議申訴、問題解答、操作指南等功能,有效減輕企業開具證明負擔。后期還將與“我的連云港”APP、“蘇服辦”APP及“連易辦”自助服務機進行鏈接,開發自然人專項信用報告在線服務專區,實現多場景查詢應用。“‘蓋章奔波’‘證明打架’的痛點時有發生,讓企業在發展關鍵期被瑣事絆住腳。”港城一家企業負責人說,如今,招投標、政策申請、評先評優等,都可以使用“信用代證”,打開了企業辦事的便利之門。這不僅是流程的簡化,更是一場政府與企業的“雙向奔赴”———政府用數據跑路代替企業跑腿,企業用信用記錄贏得發展便利。
行政效能有力提升。“信用代證”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在庫信用信息總量達6.3億條,可實現專項信用報告免費一鍵查詢、下載、核驗等功能,無需現場受理,極大減輕基層負擔。以往經營主體開具無違法違規證明需輾轉多地、耗時1周以上,如今只需輕點鼠標,2分鐘內即可獲取覆蓋多領域的權威信用報告。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