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婷婷)8月30日,一場跨越江蘇、山東兩省的特殊尋親之旅,讓2位年齡相差20多歲的老戰友重逢。73歲的老兵吳沭霆,受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建筑223團老領導楊殿文、金正勇等人委托,在灌南縣擁軍協會與當地武裝部的協助下,遠赴山東省臺兒莊區,見到了96歲的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建筑223團衛生隊老隊長武之權,這段深埋歲月的戰友情,在初秋的陽光下愈發醇厚。
一句念叨牽出跨省牽掛
“團里編團史,老政委和衛生隊長都在找武之權老隊長,可咋都聯系不上。”在灌南縣擁軍協會辦公室,剛從南京參加完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建筑223團戰友聚會的吳沭霆,談及失聯的老領導,語氣變得鄭重。
為尋回這位“失聯戰友”,吳沭霆和戰友們四處奔走:電話逐個排查舊部,微信反復聯絡戰友,翻遍通訊錄,甚至托人打聽分散各地的老相識。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最終得知,武之權現居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婦幼保健院家屬區。
可找到地址的吳沭霆卻犯了難。“臺兒莊跨省不說,我這年紀大了,腿腳也不利索,想親自去見一面,真是心有余力不足。” 老人的嘆息,讓灌南縣擁軍協會黨支部書記、會長高平海,以及新安鎮人民武裝部長封金寶心里不是滋味。“老兵的戰友情比金貴,不能讓這份牽掛落空。” 兩人決定陪吳沭霆一同前往臺兒莊。
五人小隊承載溫暖期盼
8月30日清晨6時,天剛蒙蒙亮,一輛載著心愿的汽車從灌南縣出發。除了吳沭霆、高平海、封金寶,從事新聞工作曾服役11年的老兵殷開軍和曾服役16年的老兵惠志強也主動加入——得知尋親消息后,他們不約而同提出要為這場跨越兩省的戰友情“搭把手”。
車廂里沒有過多話語,卻滿是默契的期待。“希望武老身體硬朗,也盼著兩位老人能好好嘮嘮當年的事。”3個多小時的車程,吳沭霆不時望向窗外,手里攥著那張記著地址的紙條,眼神里滿是急切。
上午9時48分,汽車穩穩停在臺兒莊區婦幼保健院門口。眾人第一時間聯系武之權的家人,當聽到“96歲的武老身體硬朗,每天還能在院子里散步”的答復時,懸了一路的心終于落地。
舊相冊里的崢嶸歲月
走進院子,吳沭霆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樹蔭下乘涼的武之權。而武之權望向走來的吳沭霆時,先是愣了幾秒,隨即眼睛驟然亮起,站起身,朝吳沭霆走去。
“是沭霆?”“老隊長!” 兩人站在院子中央,四目相對間,幾十年的時光仿佛靜止。下一秒,他們不約而同伸出手,緊緊相擁在一起。
從當年部隊的日常訓練,到分散后的生活點滴,兩位老人滿懷激動地聊起來。武之權還拿出一本泛黃的舊相冊,相冊里全是老部隊的珍貴影像:有戰友們擠在訓練場的合影,有執行任務時的場景,還有衛生隊工作時的片段。“咱們223團當年在南京授旗,一下授了兩面,多光榮!” 回憶起戰火紛飛的歲月,武之權眼神發亮,“后來打徐州、渡長江,淮海戰役還立了二等功。班長苗忠法腸子被炸出來,還想著往前沖;戰士武勇在福建前線,幫好多戰友治好了紅眼病……”說到動情處,老人聲音哽咽。
談及轉業到臺兒莊的原因,武之權坦言:“當年師部要遷去山西,我想著離家近點方便,就申請回來了。”如今,他常去臺兒莊紀念館,“每次去都像回到當年的戰場,心里滿是感慨。”
歲月會改變容顏,卻改不了刻在骨子里的戰友情。這場跨越蘇魯兩省的重逢,不僅圓了兩位老兵的心愿,更讓這份歷經時光沉淀的情誼,在軍民同心的守護下,愈發珍貴動人。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