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今年是港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連云港“高質發展、后發先至”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如何走好今年下半程,關鍵就是要著力打通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各個環節,促進生產發展與消費發力。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是港城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如何更好地激活企業發展的主動性,促進港城經濟可持續發展呢?
■ 努力走好創新之路
積極應對挑戰
主持人: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等外部下行壓力依舊在持續,國內市場雖然在逐步復蘇,但是消費的熱情還需要繼續助燃。在這樣的背景下,港城企業如何積極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變化呢?
盧山:首先要堅持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特別是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發展取得一系列的成就,同廣大企業家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是分不開的。創新就要敢于承擔風險。敢為天下先是戰勝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特別需要弘揚的品質。以連云港企業發展歷史為例,連云港曾經擁有很多全國知名的品牌,但因為缺乏創新或者缺乏可持續的創新,一些企業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與此同時,一大批堅持創新的企業不僅生存了下來,還沖破了行業發展的迷霧,走向了全球市場。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發展的壓力不小,但是我們要堅信危中有機,堅守創新理念。要廣泛地學習老一輩港城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主動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生產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重視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投入,有效調動員工創造力,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為強大的創新主體。其次要做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當前國外形勢復雜,但是港城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能停步。分析華為、阿里巴巴等國內知名企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企業正因為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國際化的視野發展企業,才造就了今天的業績。當下,港城企業要立足國內市場,放眼全球市場,提高把握國際市場動向和需求特點的能力,提高把握國際規則能力,提高國際市場開拓能力,提高防范國際市場風險能力,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此外,港城企業要堅守誠實守信的為商之道,主動擔當誠信守法的表率,帶動全社會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提升。
■ 加快關鍵技術研發
做行業標桿示范
主持人:改革開放以來,一大批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家茁壯成長,形成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港城企業家團隊。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港城企業家如何帶領企業向著高質量方向邁步?
盧明立:我們認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創新研發,特別是對行業關鍵技術的研發。江蘇天明機械集團創立于2000年1月,經過20年的發展,天明機械已經成長為一家專業從事高端裝備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的大型企業集團,產品涵蓋紡織機械、地質裝備、礦山裝備和特種車輛四大領域。目前,天明機械4項創新成果填補世界行業空白,6項創新成果被認定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19項創新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并2次承擔江蘇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轉化項目,獲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019年,天明機械被確定為相關行業質量提升標準項目的牽頭單位,并成功晉級2019年度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與此同時,我們參與研發的世界首套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刮板輸送機成套設備,現已實現安全、順利、優質高效貫通。2020年,我們將圍繞行業關鍵技術展開科學攻關。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地推進大口徑硬巖旋挖鉆機的研發,該項技術將解決大直徑硬巖鉆機效率低的世界性難題。我們堅信通過這一系列創新努力,天明機械必將為中國機械行業關鍵技術的解決提供連云港智慧。
■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用技術改造“老產業”
主持人: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以“三化一補兩提升”為方向,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提升企業內在素質,激發企業內生動能。認真落實化工、鋼鐵、煤電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深入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工作,依法依規淘汰環保不達標、安全沒保障、技術低端落后的企業和項目,支持發展符合國家戰略要求、產業帶動力強、安全環保、技術先進的大項目、好項目。
范建民:近年來,面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和行業形勢,新海石化始終保持高度的危機感,企業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2019年,新海石化共加工原料370萬噸,實現工業應稅銷售收入176.5億元,含貿易銷售收入302億元,繳納稅金18.86億元,各項指標比往年均有大幅提升,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不過企業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一刻也不敢停止發展的腳步。2019年6月12日,新海石化四期項目實現原始開車一次成功,邁出了由煉油向化工轉型的第一步。在四期項目建設的同時,我們委托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編制了《新海石化化工新材料園總體發展規劃》,并于去年7月委托中國石化聯合會聘請11名國內一流專家進行了規劃評審。按照規劃,新海石化將瞄準世界一流石化企業,采用國際頂尖技術建設煉化轉型升級產業、高端石化產業、原料多元化烯烴產業三大產業集群共計26套裝置,建成循環、高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化工產業集團,年新增銷售收入855億元、年利稅額150億元。當前,新海石化正按照發展規劃,積極推進公司五期項目——60萬噸/年丙烷綜合利用項目建設,以及贛榆港區油品及液化烴儲運庫區項目和贛榆港區至企業輸油管道項目。與此同時,企業還積極地謀劃創新,并在北京成立了高端石化研究院,為企業未來提前布局。(記者 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