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保障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關鍵是龍頭企業、骨干企業的穩增長。當前發展的壓力不斷加大,對內企業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培育企業發展新動能,對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強優企業穩定發展,成長性企業創新發展是個大課題。
大企業強化引領
百億級軍團繼續擴容
恒瑞醫藥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總營收113.09億元人民幣,相較于2019年同期100.26億元人民幣增長了12.79%。東吳證券機構分析師表示,恒瑞醫藥上半年業績增長略低于往年,主要是因為受到疫情期間醫院接診減少、患者和手術臺數大幅下降的影響。雖然如此,機構分析師依舊樂觀地認為恒瑞醫藥未來表現值得期待。即使當下,增速放緩,恒瑞醫藥的研發費用仍十分亮眼,上半年累計投入18.63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14.8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25.56%,占總營收的16.47%。這一數值甚至超過了部分以創新研發為主的生物醫藥企業。
大企業是一個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群體。2019年,全市產值20強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712.9億元,同比增長12.8%,增速較全部規模以上工業高3.7個百分點,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8個百分點,重點企業拉動作用明顯。產值過百億企業8家,較去年增加1家。百億企業共實現產值1174.6億元,同比增長16.2%,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7.1個百分點。應該說,這些大象級企業是穩定連云港經濟增長的力量。
市工信局運行監測協調處處長阮德斌表示,大企業大集團數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地經濟的強弱。特別對于連云港而言,大企業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因為對于我市而言,面臨規模增長和效益增長雙重任務,這就需要各地高度重視培育和發揮大企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這些大企業堅持做強做優,不斷深化科技創新;主動推進供給側改革,增強企業市場適應能力;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加快轉型升級兼并重組,讓企業可以在危機下依舊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
“小而美”企業不斷出現
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
“我們追求、強調大企業規模效應,也同樣重視中小企業的存在價值。”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具有成長力的中小企業就是大企業的后備軍。這些中小企業是連云港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因為他們的存在,產業鏈才能聯通,才能建立一個從“小而美”到“大而強”的企業發展閉環,才能形成一個大企業龍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區域產業格局。
連云港不乏“小而美”的中小企業,遠洋流體、浪花水表和味之素等企業在行業內都有一定的地位。以海州區聯瑞新材為例,作為我市新晉的上市公司,其最初就是從中小企業成長起來的。今年以來,該企業緊緊抓住行業發展變化,交出了較好的企業發展業績。市開發區中復碳芯也是其中的佼佼者。這家創立不到10年的中小企業,卻不斷創造行業的發展紀錄。2013年11月,中復碳芯生產的中國最大截面的JRLX/T-630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在南京東高線掛網通電運行。2014年3月,中復碳芯生產的JLNHX1/F1B-400/50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在南京長江大跨越線路順利掛網,最大跨距1107米,這是中國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最長跨越工程。2019年8月30日,中復碳芯作為唯一的導線供應商,參與建設國家電網1000kV特高壓示范工程(大唐錫林浩特電廠1000kV配套送出工程)項目,順利并網運行。此線路不僅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次將碳纖維導線全線應用于特高壓的試點示范工程,也是世界上首條全線路應用復合碳芯材料的特高壓工程。
“這些中小科技型企業是連云港大企業的后備軍,也是連云港經濟發展重要力量,其有助于優化連云港產業發展結構,讓連云港發展更加穩定。”阮德斌說。
為了鼓勵更多“小而美”企業在連云港落地,我市各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創新創業。市科技局副局長鄭剛表示,為了推進更多“小而美”的創新企業在連云港落戶,他們連續多年在外地舉行區域賽,爭取更多的創新企業了解連云港、認識連云港,從而在連云港落地。目前,今年已經有一些項目計劃在我市落地或者同我市企業開展技術合作。
改變傳統思維
主動拓展新市場
“我們原先是給一些歐美品牌做訂單的,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我們受到的沖擊比較大。”東海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介紹。不過,他們已經主動調整企業生產情況,開辟國內市場,通過外貿轉內銷的方式,推動企業新的發展。
今年以來,我市骨干企業主動在新發展格局中出擊,通過思路之便推進企業快速轉型。“我們最近正在推進反滲透膜技術的產業化。”在采訪中,市開發區一家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是從傳統的玻璃鋼材料發家,隨著工程需要,我們轉變思路,從污水項目的材料供應商變身污水解決方案的服務商,還主動研發了新的反滲透膜技術,力爭推動企業新增長。”
“沒有永遠的‘朝陽產業’,也沒有真正的‘夕陽產業’,關鍵是企業決定如何選擇。”市科技局高新處處長張健說。紡織是非常傳統的企業,但是連云港鷹游集團憑借推陳出新的技術和設計理念,企業依舊保持較好的生產。光伏是新一代科技革命成果,但是因為一些企業對于行業研發的不重視,硬是將這樣的產業做成了“傳統”模式,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因此,連云港發展企業梯隊關鍵不是看這些企業來自于何種行業,而是要看這個企業是否保持創新活力、是否緊貼市場需求、是否勇于革新商業模式。危機就是機遇。因為越是在困難的時刻,誰把握了發展的風口,就能化危為機,實現新的增長。(□ 周瑩 連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