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減少白色污染 加快“還綠于田”——我市廢舊農膜綜合治理系列觀察(下)

      在贛榆區班莊鎮河洼村,一塊近30畝的花生地已經種上了小麥。這塊地看似和其他土地沒啥分別,卻是我市使用可降解環保型農膜新產品的示范地塊。“使用PPC生物降解地膜種植花生已經有兩年了,一般一兩個月地膜就可以分解,慢慢變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確環保。”贛榆區作栽站副站長王新早說,“這正符合我們發展生態綠色農業的路子。”

        繼“減肥”“減藥”之后,“減塑”正成為當前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新任務。

      ■ “薄膜”易破碎,廢舊農膜回收處理難

        我市農膜使用量處于全省中等水平,其中地膜年使用量約2300噸,使用中呈現“兩多一少”:地膜覆蓋作物種類多,涉及西紅柿、花生等50多種作物;地膜應用茬口多,地膜覆蓋技術應用幾乎貫穿全年農業生產,包括露地蔬菜、花生及設施蔬菜秋延后、冬春、越冬等間套種茬口;地膜覆蓋規模化面積少,土地資源緊缺、小農戶占比較大,導致農膜回收無法實現機械化、需要人工撿拾,這給農膜回收推進、新型技術推廣等增加了不少難度。

        “以前農民把廢舊農膜堆積在田間,一二十年都分解不掉。現在棚膜因舊膜較整或者二次利用,所以回收難度不大,回收率在90%以上。”東海縣桃林鎮專做廢膜回收的個體戶王成亮說。相較于棚膜,地膜回收難度較大,每噸也就800至1000元的價格,還需要運輸成本和人工。

        廢舊農膜回收處理,具體難在哪?“農膜中的棚膜會有加工塑料粒子的企業回收,而易造成殘留污染的‘薄膜’——地膜才是農膜回收處理工作的重點難點。”市園藝蔬菜技術指導站站長胡曙鋆表示。地膜因使用后強度減弱,且缺乏適用回收機械,容易破碎在地里,即便是符合農膜新標準0.01毫米的地膜也存在回收困難的問題。此外,地膜回收后裹扎了大量泥土和植物秸稈,加工處理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地方政府對設立和扶持回收加工企業的積極性也不高,目前地膜處理利用途徑不多。

        筆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6家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年加工量只占了全市廢舊農膜回收量的30%,主要是因為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小,加工層次低,輻射帶動能力弱。企業自身沒有條件、能力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只滿足于顆粒和碎片的初級加工,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比較低,只能維持企業的生存,也很難肩負起輻射帶動回收廢舊農膜的社會責任。

        ■ 回收“有章法”,試驗推廣新技術新模式

        2018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江蘇廢舊農膜回收工作,并將其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文件明確了江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提出2020年廢舊農膜回收率達80%,2022年達90%,2025年基本實現全回收。

        “2018年剛開始回收的時候挺難,這兩年加大宣傳引導、集成示范,嚴格落實屬地化管理責任。同時構建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網絡,開展上門服務,農民打電話預約后,回收網點可以直接開車到田間地頭,回收工作開展得越來越順利。”胡曙鋆介紹。截至2020年,我市農膜回收率已達90%。

        為有效防控地膜白色污染,省財政去年列出專項,啟動“地膜減量替代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項目,近兩年全省共開展地膜減量替代技術試驗近90個。對此,我市也加大農膜回收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模式的示范力度。分別在贛榆區班莊鎮、東海縣溫泉鎮等地開展可降解和無污染的環保型農膜新產品、一膜兩用技術、適時揭膜技術等的試驗、示范推廣。鼓勵和引導農戶使用生物可降解產品,多途徑提高廢舊農膜的可回收性。大力開展農膜覆蓋技術指導,減少農膜投入與損耗,提高農膜利用率。

        舉例來說,“一膜兩用”意在提高農膜利用率,從而實現減量使用。比如,第一年種植秋延后辣椒時鋪設地膜,辣椒采收結束時保留地膜,第二年春季直接種植早毛豆,實現鋪設一次地膜種植兩季。

        ■ 重視“小技術”,持續推廣地膜減量替代

        減少農田白色污染,僅靠回收廢舊農膜遠遠不夠,在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加法”,積極探索全生物降解膜等綠色技術的應用。

        “地膜減量替代是融合農業、環境工程的多學科技術,涉及農藝、土壤微生物以及化工原材料等多門學科。”市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徐德利說。雖然目前看來這是個“小技術”,但它擁有潛在發展空間和科技研究空間,具有大的生態意義。

        “目前,全市使用的農用地膜基本上都是聚乙烯農膜,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易造成土壤物理污染。將盡快引進利用天然產品和農副產品的植物性纖維生產的可降解環保型農用地膜替代聚乙烯農膜。”胡曙鋆介紹,下一步,我市將加快推進強化耐候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減少普通PE地膜使用量,確保廢舊地膜可回收,提高回收率;加快“一膜兩用、多用”“秸稈覆蓋替代地膜覆蓋”及茬口優化等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提高地膜使用率,直接減少地膜覆蓋面積和使用量;加快推進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和不同設施條件下的應用試驗,持續推進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PE地膜,推進地膜覆蓋零增長、土壤殘膜負增長。

        同時,擬建立激勵機制,對從事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業及各個回收點,每年根據其回收加工量,采取以獎代補扶持措施,給予一次性獎勵扶持。在現有回收站點的基礎上,結合農村清潔工程項目建設,規劃設立布局合理的收購網點。距離鄉鎮收購點偏遠村要設立村級收購點,方便農民交售。對新建的回收點,給予經濟補助。(□ 王文 楊靜 文/圖)


      總值班: 王夫成 劉昆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91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视频| 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好硬~好爽~别进去~动态图, 69式真人无码视频免 | 丰满熟妇人妻Av无码区|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嫩草影院无码av|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