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各類瓜果蔬菜紛紛上市 肉質細膩、清爽順口、新鮮美味 其中,略帶苦味的瓜果 口味特別 是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 并不是所有帶“苦味”的瓜都能食用 有種看似清脆爽口的苦葫蘆瓜 卻偏偏藏著“毒素”! 吃了這種葫蘆瓜 廣東中山多名工人食物中毒 此前,已經有不少人中招 廣東韶關 進食苦葫蘆瓜 一家四人中毒入院 2020年7月,位于廣東韶關的粵北人民醫院兒科出現因進食苦葫蘆瓜中毒的患兒。 患兒男,9歲及其妹妹6歲,因午餐進食苦葫蘆瓜2小時后出現腹疼,無腹瀉,無嘔吐,因家中一同進食苦葫蘆瓜較多的奶奶及媽媽均有明顯的嘔吐及腹瀉消化道癥狀,否認其他不潔食物及特殊用藥物史,急來粵北人民醫院,診斷為中毒性腸炎(誤食苦葫蘆瓜后),經洗胃,補液等治療后,痊愈出院。 據患兒母親王女士介紹,當時婆婆和孩子嘗了一口后覺得好苦,隨后她嘗了一口也覺得很苦,連忙將菜吐出。 “因為我平時買的是甜的?!钡S后王女士覺得,瓜苦沒什么問題,應該能消暑,于是他們四人便將飯菜都吃了。 午飯后半個小時,王女士便開始感到不適。 王女士: “胸悶,很想嘔吐但又吐不出。沒過多久就想睡覺,全身乏力,腹瀉了二十多次,前一晚每隔幾分鐘就想去一次廁所?!?/span> 浙江海寧 誤食“苦葫蘆” 祖孫兩人中毒 2020年6月,浙江海寧一名4歲的男孩臉色蒼白,口唇發青,昏睡著被自己奶奶抱著來了醫院急診科,醫生立即對她進行監護和檢查。 福建漳州 62名小學生食物中毒 元兇就是苦葫蘆瓜 一名學生在醫院輸液洗胃,家長在旁陪護。 好好的葫蘆瓜為什么會變苦? 苦葫蘆瓜,是葫蘆瓜在生長過程中,受異常氣候及土壤等因素影響,發生變異,變成攜帶葫蘆素的苦葫蘆瓜。 研究表明,葫蘆素是高毒性物質。誤食苦葫蘆數小時后就會中毒。輕者會發生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重者則表現為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便帶膿血等癥狀,甚至死亡。中毒者多體溫正常,所以初期很容易被誤診為細菌性痢疾。 如何鑒別葫蘆瓜是否有毒? 這些“苦”都吃不得! ◆ 苦絲瓜 ◆ 苦甜瓜 此外,據浙江醫院營養科廖丹醫師介紹,苦瓠子、苦黃瓜等食物也含有生物毒素——糖苷生物堿,加熱后也很難去除,如果不小心吃了,通常在半小時至數小時內出現中毒癥狀。輕者口干、頭昏、惡心、乏力、嗜睡,重者惡心、嘔吐、腹絞痛、腹瀉、脫水、膿血便,更嚴重者還有性命之憂。 苦瓜是唯一的例外! 夏天要多吃“苦”?不同人群有講究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夏天可多吃點苦味食物,特別對于情緒不穩、心神不寧甚至有點抑郁的人群,適當“吃苦”確實有助于清心火、安心神。不過,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苦”,以免引起腹瀉等不良反應;而氣虛的人則不宜多吃辛味食物,以免更傷正氣。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林國華教授分析說,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對應五臟中的“心”,而“苦入心”(苦味歸入于心),所以夏天吃苦味食物有助于“養心”,于是民間便有“夏天吃苦,勝似進補”一說。但吃“苦”補得太過,容易“心火”過旺,“肺氣”受損,肺功能受到影響。而在五行中,“辛入肺”,養肺氣則宜適當多“增辛”。所以,唐代“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提倡的“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 “由此可見,多吃’苦’或是增‘辛’都各有側重?!绷謬A提醒,日常飲食應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上,根據個體的特點做出調整,不能一概而論。 眼下已經入夏,對于情緒穩定的人,可以適當“增辛”,特別是有點肺虛的人,多吃些辛潤的食物,有助宣發、補益肺氣,有助于防疫。 注意!這些蔬菜也有毒! ◆ 發芽的土豆 ◆ 青西紅柿 ◆ 未炒熟的四季豆 ◆ 腐爛的生姜 ◆ 鮮扁豆 ◆ 新鮮的金針菇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