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新聞網訊(記者張慶華通訊員馬東偉)5月4日,記者從霍城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兵團四師61團場信用社了解到,該信用社成立3年來,已累計發放信貸資金32879萬元,有力地支持了團場各族職工增收致富。
3年前,61團場一連職工朱光明向信用社貸款兩萬元,用于發展桃園和苗圃培植,種植面積共70畝,當年實現收入50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7萬元;第二年,他又從信用社貸款5萬元,擴大桃園和苗圃培植規模,種植面積增加至150畝,當年實現收入100萬元,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去年,他又在信用社貸款10萬元,建成95畝果園、195畝果樹苗圃,種植面積達到290畝,當年實現收入180萬元,家庭人均收入達到25萬元。
提起3年來的發展情況,朱光明激動地說:“信用社大力支持我發展苗木種植,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自己的收入也一年上一個臺階。特別感謝信用社,每年都及時給予我信貸支持。”
目前,朱光明種植的各種苗木銷往南北疆和伊犁河谷各縣市,市場前景廣闊。今年,朱光明計劃再申請30萬元貸款,用于苗木品種的嫁接改良,根據市場需求培育更多的苗木品種。
同樣是3年前,61團場園林四連職工夏合提爾·買買提在信用社貸款10萬元,購進了20頭牛,開始了他的養殖致富路。
夏合提爾有自己的一套養殖技術,他看中的是育肥牛市場的上游,先購進小牛犢,養到半大出欄,出售給育肥養殖戶。這樣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適當規避牛肉價格風險。
通過發展養殖業,夏合提爾當年實現收入63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8萬元;第二年,他又貸款30萬元,購進100頭牛,當年實現收入79萬元,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1萬元;去年,他通過信用社貸款50萬元,養殖的牛存欄數量達到489頭,當年實現收入94萬元,家庭人均收入達到15萬元。
談起3年來的發展情況,夏合提爾打開了話匣子,他說:“第一年從信用社得到10萬元信貸,給了我很大的信心,這也讓我大膽地擴大養殖規模。第二年夏天,我不僅投入100萬元擴建養殖棚圈,還購買了大型農機設備。去年底,又成立了百合提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
目前,夏合提爾已承包了2000畝旱田,自己有180畝水澆地,存欄牛達到210頭,下一步計劃再申請貸款100萬元,購入300頭牛犢,在經營好養殖業的同時,在旱田里打機井,準備發展林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