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城市需要美學思維,而象征城市名片的店招在一定程度體現了城市美學的理念。
為了答好“店招治理”這道題,連云港市城市管理部門立足頂層設計,著力制度建設,全省率先出臺全市第一批地方標準《戶外廣告和店招標牌設施設置管理規范》,將規范店招設施的工作重心從審批處罰轉移到服務管理上來。既尊重商家的個性化、商業化表達,最大限度保證了企業商戶設置店招標牌的自由,又確保了店招標牌設置符合標準及市容管理要求,在共識之下的求同存異,達成店招管理最優解。
個性店招彰顯城市活力
城市的每條街道,都有不同特色的商鋪,而門頭店招則成為商家宣傳吸引顧客的重要方式以及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點睛之筆”。
昨日,記者在隴海步行街、蘇寧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港城地標商圈逛了一圈,發現店招均為商家根據店鋪經營類別、個人喜好自行設置,商鋪門頭店招的大小、顏色、材質各不相同,可謂“琳瑯滿目”。
比起市區其他人流量較大路段處的店招店牌情況,海州古城文化商業街區路兩邊的店招店牌曾經過統一的設計與改造,一溜排開的近百家店鋪一致使用了棕色木質仿古店招,上面鑲嵌著黃色等顏色的店鋪名字。
記者同時發現,解放東路、巨龍路等地店招店牌,其顏色、形狀、大小雖不能完全一致,但橫向招牌高度基本一致,總體看來,較為“序化”。
風格統一并不等于美,靈活多元并不等于亂。近年來,連云港市管理部門不僅在積極探索,更在思考積累,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杜絕簡單粗暴的統一改造,如何不斷探索引導個性化店招店牌的設置,以期彰顯文化底蘊,讓城市“煙火氣”與“潔齊美”和諧共生。
不同于商圈,鹽河巷、民主路、連云港老街等地經過統一升級改造,尤其以高顏值店招融入街區歷史風貌,讓老街區煥發新活力,成為夜間最熱門的打卡地。
漫步老新浦風情街區,舉目皆是美景,尤其是山海城、古玩城、百貨總公司等老字號店招,突出老新浦街的城市特色和地方文化,豐富店招文化。街區所屬的鹽河巷設置的流光溢彩的個性化店招讓人耳目一新,隨隨便便就能拍出大片的街角更是讓人應接不暇,成為外地游客最熱門打卡地。
連云港老街青石板路上,只見道路兩側招牌采用了仿古設計,看起來大方舒適,中間路段部分商鋪的門頭店招則是根據商戶自愿的原則進行制作,增添商業活力。據連云港老街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街面商家較多的情況,我們進行了店招店牌的統一規劃,使得老街充滿商業氣息。”
統一店招容易磨滅個性
店招店牌蘊含城市發展的歷史,它關系到商家的利益,也關系到城市街景的美觀,更關系到老百姓出行的安全。
記者了解到,因街頭巷尾店招店牌而引起的街區業態品質、城市規劃更新等話題,屢屢引發市民關注。這也是城市管理者在城市精細化治理中面臨的一大課題。
統一店鋪招牌是近年來許多地方的通行做法,美其名曰“提升市容、規范治理”。記者在采訪獲悉,不少商家對整齊一律的店招改造并無太大異議,究其原因是因為免費,而且自己對店招的要求也不高。
“我們本來想要在門頭上面多列一些字,但城管說這是違規”,一家超市老板介紹。“因為我們是連鎖店,必須要用全國統一的店招,和城管溝通后,還是采用了規定的樣式”,一家藥店的工作人員解釋了自己店招“與眾不同”的原因。
要實現店鋪的百花齊放,并非一朝一夕可達。“一條馬路上這么多門面,我們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成本,只能選擇風格相對統一。”據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戶外廣告和店招店牌整治過程中,我們遵循“減量提檔、規范整潔、力求精品、美化城市”的原則,拆除違規設置及有礙觀瞻、影響城市容貌的各類戶外廣告設施(店招)。通過整治,讓城區沿街戶外廣告設施(店招)達到規范化、景觀化、特色化的目的。
在戶外廣告統一中,記者發現,管理部門也在支持商戶進行個性化表達。據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統一的只是尺寸,對于個性化的要求,只要與周圍環境相和諧,鼓勵商戶自行增加更多的個性化元素。”
店招改造應兼顧規范和創意
2020年11月,連云港市出臺《戶外廣告和店招標牌設施設置管理規范》,對于店招標牌設施設置,不再進行簡單的“一刀切”管理,而是突出“規范有序、整潔美觀、兼顧個性”的基本要求。這也為商戶設置個性化店招提供了解決路徑。
店招整治是個新課題,更是精細活。如何幫助和引導商家以個性的店招來吸引顧客,鞏固擴大個性化店招店牌設置引導規范成果?市管理部門總結了16個字的管理理念:“材質優良、安全牢固、一店一招、一店一景”。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針一樣精細。”據市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城管部門通過開展戶外廣告店招專項整治,規范廣告店招管理,形成“布局合理、設計精美、形式新穎、發布規范”的新格局,使廣告店招成為展示城區風貌和特色的城市名片。
為優化營商環境,解好“店招”這道必答題,市城管部門經過大量調研,在全省率先出臺連云港市第一批地方標準《戶外廣告和店招標牌設施設置管理規范》。《規范》緊扣店招設計、安裝、維護、服務管理等環節,規范店招設置全流程,形成了由72項國家標準、4項行業標準、2項地方標準、67項內部標準構成的戶外廣告和店招標牌設施設置管理標準化體系,為連云港市店招設置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優化城市空間資源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全市店招店牌存在數量多、分布散、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管理對象,雖然相關管理部門已經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管理規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制度、規范在實際中的執行情況并不理想,圍繞店招店牌的管理不時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店招”如何兼顧個性化和安全性,商家、設計師和城市管理者各有各的想法。李卉是一家服裝店店主。在李卉看來,一塊新穎亮眼的特色招牌,既是商鋪的點睛之筆,又體現著城市美學,裝點著城市形象。李卉也希望所在街區能成為市民心目中的網紅街區。
“店招設計需要保持一定的整齊度,否則整條街五花八門,會給人過于雜亂的感覺,但對商鋪招牌進行整治時,應避免采取千篇一律的模式。”曹子偉是一名從業12年的設計師,曹子偉建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要提升店招店牌設計品質,城管部門可邀請深耕于城市視覺一體化的設計院專業人士設計,在充分尊重個性化的基礎上,對建筑立面、店招標牌、夜景照明等視覺形象要素進行整合設計,同時制定符合區域特質的指導標準。”
市城管局廣告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為了消除店招設施設置安全隱患,守護“頭頂安全”,要落實店招店牌的安全責任主體,實行安全承諾關于店招店牌的維護及安全責任,根據“誰設置,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全生命周期管理。
“店招要規范,應充分考量各地的商業環境、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突出地方特色,做到因地制宜、因店制宜。”該負責人說,小小一塊招牌,考驗的是社會治理的水平。店招店牌的管理既要考慮如何改善市容、消除安全隱患,也應發揮其對呈現城市特色,促進商業繁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