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李江 通訊員 孫傳習 王志鵬)日前,江蘇省連云港市制定2024年國土綠化工作方案,今年連云港市計劃完成綠化造林21180畝,面積相當于53個蒼梧綠園。其中成片造林1680畝,退化林修復、低效林改造及更新造林10500畝,封山育林9000畝。另外還將新建省級綠美村莊12個,新建綠地100公頃,改造綠地50公頃,新建口袋公園20個,讓綠水青山成為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健康生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據了解,今年連云港市綠化造林重點工程主要包括森林質量提升工程、道路林網工程、水系林網工程、農田林網工程、城鎮綠化工程和村莊綠化工程。在森林質量提升工程方面,連云港市將在東海縣李埝林場、灌云縣大伊山、贛榆區大吳山等地開展退化林修復、低效林改造,主要栽植青桐、黑松、烏桕、側柏、櫸樹、麻櫟、泡桐等樹種,綠化面積9300畝。在灌云縣大伊山、贛榆區大吳山、海州區錦屏山、連云區前、后云臺山等地開展封山育林,面積9000畝。持續開展森林撫育,結合年度造林、林業病蟲害防治等林業重點工作,加強對林木的撫育管理,完成森林撫育面積3萬畝。
道路林網工程將對國省干道、縣鄉村路新增里程及未綠化路段實施道路林網建設,不斷建設完善以鄉土樹種、喬木樹種為主,綠化樹種豐富、景觀效果優美的綠色通道網絡。重點推進東海縣城區富強東路、富強西路,贛榆區402省道南環段、233國道墩尚段、班莊段,海州區夏禾村莊后路南側,連云區鷹游山路西側,云臺山景區龍馬路兩側綠化,主要栽植中山杉、櫸樹、櫻花、白蠟、雪松、烏桕、紫薇等樹種,綠化面積350畝。
水系林網工程將遵循生態優先、自然融合、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積極對接河道疏浚和河湖空間帶修復等工程,瞄準宜林綠化空間,持續推進水系林網建設,促進水系林網固堤護岸、涵養水源、凈化水質、美化環境、降塵減噪、防止水土流失和豐富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的有效發揮。重點推進灌云縣五圖河東堤、灌南縣新沂河河堤、贛榆區青口河河堤、海州區魯蘭河南坡、淮沭新河北堤等河道沿岸綠化,主要栽植楊樹、落羽杉、烏桕、櫸樹、中山杉等樹種,綠化面積1200畝。
城鎮綠化工程將圍繞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和群眾高品質生活,聚焦重點項目建設,織補綠色空間體系,提升多元功能和服務水平。突出生態優先,在“增綠提質”上做細文章,穩步推動綠地量質并舉。堅持民生導向,著力營造“樂享園林”活力空間,精準拓展開放共享空間,因地制宜開展公園建設,繼續實施口袋公園體系化建設。
同時,連云港市將充分利用農村道路、溝渠、田坎等現有空間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新建、更新完善農田林網控制面積23萬畝。通過繼續實施綠美村莊211提升工程,集中資金著力打造一批綠美村莊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