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連云港多渠道“科技輸血” 專家團隊進藥企 望聞問切開“藥方”

      【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連科)暮春時節,萬物初盛。上午8時40分,連云港市科技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李傳志等來到中國藥科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教授專家團下榻的酒店樓下。當天,他帶著這群來自國內醫藥研發領域的頂級專家到連云港醫藥企業去“科技輸血”。

      這種科技部門主導的“科技輸血”計劃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作為科教資源并不富集的地區,連云港要想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勝人一籌,必須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企業。

      上世紀90年代,連云港科技部門聚焦關鍵技術突破,依托“校—企—地”協同創新機制,主動為企業科技創新尋找“合伙人”,推動中國藥科大學、東華大學、沈陽藥科大學等國內行業知名大學與連云港企業對接,培育了恒瑞醫藥、中復神鷹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探索出“科學家+企業家”科技協同創新機制。伊立替康、銀杏二萜內酯、碳纖維等一批來自高校院所的科研產品在連云港落地。

      ee9a6574d1ac47ab8522de3eb95be6c4

      近些年,李傳志領著教授專家到企業參與“科技輸血”活動不少,可跑來跑去,卻一直難以解決一個問題:“高校院所與龍頭企業產學研合作開展非常順利,提供了不少好產品,但面廣量大的中小微企業,有啥辦法讓他們也參與,壯大港城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呢?”

      通過排查調研,問題關鍵原來是需求不匹配。中小企業家底薄,需要的是馬上能轉化的產品。如何提升科技成果在中小微企業轉化效能,成功實現從項目孵化到下出“金蛋”?

      “能不能把高校院所小試、中試產品拿到企業做轉化。”連云港市科技局內部討論會上,有人提議。于是,“探索建立技術轉移轉化中心連云港基地機制”的中小企業定制版“科技輸血計劃”出爐,努力讓高校院所的基礎研究成果的“第一棒”及時對接企業,切實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李局長,咱們走吧。”李傳志等待的人是連云港的老朋友——中國藥科大學教授李志裕,他曾經參與港城藥企首個進入美國市場的伊立替康注射液研發。

      作為連云港市與中國藥科大學成果轉移轉化連云港中心的首批專家,李志裕教授公文包的U盤里裝著厚重的“大禮”,其中包括92個抗腫瘤藥物、26個代謝性疾病治療藥物、15個消化系統治療藥物、13個心腦血管領域治療藥物、5個呼吸系統治療藥物、9個感染性疾病藥物、11個自身免疫、12個神經退行性疾病、12個精神/神經疾病、21個新技術和輔料等成果資料。

      在李志裕教授看來,科技創新就是要“真解決問題、解決真問題、問題真解決”。過去幾十年,他和中國藥科大學的教授堅持這個原則,為連云港藥企開發了一批臨床有需求的大品種藥物。如今,他希望這種“科學家+企業家”的科技協同創新機制,進入到“科學家給技術、企業家出產品”的聯動新模式階段。

      31d4ea4017db43e8b3b71d5471fc070d

      為了更加具有針對性,李志裕教授還邀請了多位同連云港藥企有緊密合作的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其中包括中國藥科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主任沈文斌、從研究生階段就同諾泰有著緊密合作的石煒,一起參加此次“科技輸血”計劃。

      上午9時,這支來自中國藥科大學的專家出發。而在連云港市開發區宇田藥業,企業研發總監李二玲正在等待專家。

      宇田醫藥是港城本土培養的藥企,長期專注于心腦血管藥物、抗感染藥物、造影劑類、麻醉類等特色原料藥(API)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隨著企業發展,企業急需有技術壁壘和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從化學藥向化學、生物藥并齊轉變,打造從模仿創新向創新主導轉變的研發生產模式,以實現國內與國際市場的協調發展。

      企業特色產品的更新換代是一個長期過程,單純靠企業自身力量需要較長時間實現突破,聽說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專家團帶著科技成果來,企業翹首以盼。“我們特別想看看有沒有造影劑、麻醉劑相關的新技術新產品的信息。”李二玲聽完李志裕教授的介紹,非常坦率地提出了技術需求。

      “石老師,你那邊有個麻醉藥物項目,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下。”李志裕教授點名中國藥科大學多靶標天然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副研究員石煒。

      石煒領銜的課題組一直從事麻醉藥物分子發現篩選,曾經參與多個藥品研發。“目前,課題組成員已經對該分子進行了優化,通過實驗室試驗發現該款藥物麻醉效果比較理想。”石煒抬了抬眼鏡,緩緩道來。

      聽到石煒的介紹,李二玲感到這個項目有戲。“當前,國內企業競爭激烈,需要有核心產品支撐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李二玲感嘆,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將成果清單直接帶到企業,讓企業界和科研界無縫對接,這樣的“科技輸血”很靠譜。

      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最大增量”就是要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隔離帶”。

      d732bd1519734548aee55759c93f6023

      企業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而高校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能夠在應用型基礎研究和面向未來的前沿科技研究上雙向發力。

      企業的變化也讓科研人員很受感染。在諾泰參訪時,中國藥科大學的教授專家團對企業的數字化工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參觀現場,一個個大屏將一個藥廠的全生產流程精準展現在教授專家們面前。原來,在建設企業車間時,企業引入了第四代多肽生產車間的設計思路,通過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實現物料自動存儲轉運、AGV自動投料、集成化通訊協同作業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生產的高度自動化,推動車間產能躍升。

      “這樣的藥廠代表一種全新的生產模式。”在參觀時,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專家們深切地感受到產業界在生產上的創新。在他們看來,這將有助于他們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讓人才同生產更加接軌。

      暮春的港城,氣溫持續上升,這種科學界和企業界的“科技輸血計劃”在高校院所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基地模式下正越走越快。

      時間過得很快,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專家團的車子啟動了,他們將奔赴新的企業。

      相關新聞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2页|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地址在线|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看|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中文字幕| 日本乱人伦中文字幕网站|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