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 日前,筆者從連云港市環保局獲悉,《連云港市“十大”重點行業專項整治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出臺,這標志連云港市積極策應江蘇省“263”專項行動,對重點行業開展集中治理。
港城辦企業可不能污染咱環境
2016年以來,連云港市著力推進環境質量的改善,但是環境問題依舊困擾著連云港市經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連云港市急需對連云港市的重點行業進行排查,圍繞優化工業空間布局,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加強源頭預防,削減末端排放等方面,找出問題所在,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促進工業的綠色發展,以完成本連云港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推動實現水環境質量的改善。連云港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簡單地說,你來連云港辦企業咱們歡迎,但是必須確保不能污染咱們的環境,危害群眾的利益。
那么,《方案》將重點關注哪些行業整治呢?連云港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重點關注造紙、焦化、氮肥、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本方案擴展為制藥)、制革、農藥、電鍍“十大”重點行業以及化工、煉油、酒和酒精制造、石英類等行業。在此次專項行動中,我們將淘汰38家“十小”企業,推動德邦等6家企業退城入園,清潔化改造200多家企業。
優化 改造 提升 哪個都不能少
工業布局和結構得到優化。《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嚴守生態紅線,保護生態空間。到2020年年底前,城市建成區6家污染較重企業完成退城入園。自2016年起,分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各縣區按各自功能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嚴格實施行業環境準入條件。
清潔生產水平顯著提升。《方案》指出,2020年年底前,156家企業完成清潔化改造項目。2017年年底前,造紙行業力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鋼鐵企業焦爐完成干熄焦技術改造,氮肥行業尿素生產完成工藝冷凝液水解解析技術改造,印染行業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制藥(抗生素、維生素)行業實施綠色酶法生產技術改造,制革行業實施鉻減量化和封閉循環利用技術改造,農藥和染料等行業實施高濃度含鹽廢水綜合利用技術改造。工業集聚區資源能源循環化水平逐步提高。9家示范領跑類企業在行業發揮標桿引領作用。
工業污水治理水平大幅進步。《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對85家企業重點加強廢水治理與利用。工業集聚區按要求實現污水集中治理,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區內企業工業廢水實現“分類收集、分質處理、一企一管”,達到預處理要求。2020年年底前,集聚區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
工業水污染監管水平明顯提高。《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實施網格化監管,提高監測監控能力,加強風險與應急管理。按國家規定實施排污許可制度,實現濃度與排放量雙重控制。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
這些事要加大力度做
黨政同責關注污染源頭。《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水環境質量負總責,應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各區縣要切實履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制,全力推進本連云港市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
監管手段網絡化,讓污染行為無處遁形。《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各區縣相互協作,建立健全綜合性的流域水環境監測網絡(站位),提升跨縣區域主要斷面的監測能力。優化配置工業污染源自動監控信息系統,提升環境監測能力。加強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環境應急等專業技術培訓,嚴格落實執法、監測等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加強基層環保執法力量,具備條件的鄉鎮(街道)要配備必要的環境監管力量。縣級以上工業園區的環境監管實行屬地管理。完善鄉鎮、街道、園區環保機構能力建設,逐步提升基層環境執法人員對污染源現場檢查的技能和環境違法案件調查取證的能力,力爭使環境監察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連云港市、縣標準。通過建設環境應急物資庫,增加業務用房和應急裝備,提升環境監管部門的應急處置能力。
違法行為將實施紅牌警告。《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嚴格環境執法,制定工業企業和污水處理設施排污情況抽查計劃,提出對超標和超總量的企業實行“黃牌”警示和整治仍不能達到要求且情節嚴重的企業實行“紅牌”處罰的有關要求,加大環境執法力度。
政府花錢買服務。《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積極推動設立融資擔保基金,推進環保設備融資租賃業務發展。推廣股權、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排污權等質押融資擔保,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采取環境績效合同服務、授予開發經營權益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加大水環境保護投入。并研究采取專項轉移支付等方式,實施“以獎代補”、“以獎促治”。各級人民政府應逐步加大對水污染防治項目的財政投入力度,統籌有關資金,重點支持與工業源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處置等項目和工作。對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與運行經費、環境執法工作經費分級予以必要保障。此外,連云港市還將建立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和環境質量改善雙掛鉤的財政收費制度,各區縣根據轄區排放的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總量向連云港市財政繳納費用。連云港市財政根據環境質量改善情況向地方財政返還一定比例,返還資金和結余資金專項用于生態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方案》指出,連云港市將依法公開水環境狀況信息。定期在主要媒體及時發布本連云港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建立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強制公開制度,切實保障公眾環境知情權。環保部門要定期公布對重點排污單位監督性監測結果。開展水環境保護公益活動,全程參與重要環保執法行動和重大水污染事件調查。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限期辦理群眾舉報投訴的環境問題,一經查實,可給予舉報人獎勵。通過公開聽證、網絡征集等形式,充分聽取公眾對重大決策和建設項目的意見。公開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