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侍敏)清理規范涉審中介、清理職業資格事項、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試點、優化不動產交易登記,確保5個工作日內完成二手房不動產交易登記,實現新設企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自受理之日起不超過3個工作日……4月10日,連云港市召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減少對市場主體的直接干預和對企業微觀事務的管理,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提供各類公共服務。
建立高效的行政審批制度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首先要建立高效的行政審批制度,創造便利的好環境。在簡政放權的同時,連云港市將清理規范涉審中介,建立“中介超市”,并逐漸實現市級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對企業投資項目審批中介服務“不再收費”。
審批部門所屬事業單位、主管的社會組織及其主辦的企業,今后將不得開展與本部門行政審批相關的中介服務,需開展的必須與主管部門脫鉤,或轉企改制;清理規范設計審批的各類認證、評估、審圖、代理、檢查、檢測等中介服務,公布行政許可中介服務事項清單,不得要求開展清單之外的中介服務,對列入清單的中介服務還要大幅降低收費。
在清理職業資格事項的同時,連云港市還將建立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管理及動態調整機制,清單之外不得開展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清單之內除準入職業資格外,一律不得與個人就業創業、企業資格資質掛鉤,并逐步實現市級部門及所屬事業單位涉企培訓考試“不再收費”。
實現“一張網絡管服務”
連云港市是全省“不見面”改革試點地區。推進“不見面”改革試點,就是要優化網上審批流程,創新網上服務模式,公布“不見面”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實現項目審批“網上辦、快遞送、不見面”。
今后凡是能通過網絡共享的材料,不得要求企業和群眾重復提交;凡是能通過網絡核驗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單位重復提交;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此外,凡是與企業注冊登記、年度報告、變更注銷、項目投資、生產經營、商標專利、資質認定、稅費辦理、安全生產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以及與居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勞動就業、住房保障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都將在網上一體辦理,最終實現“一張網絡管服務”。
實現“一個平臺管信用”
更徹底的放權就要求更加嚴格有效地監管,連云港市將建立依據權責清單為邊界的追責機制、加強“雙隨機一公開”的抽查監督機制,并加強信用監管,實現“一個平臺管信用”。
為了實現“一個平臺管信用”,連云港市除了加快構建以信用管理為核心的市場監管機制,健全覆蓋全市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市場監管信息平臺外,還將加大企業信用信息的公示力度,并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和監管信息互聯互通,有效銜接,建立信用聯合懲戒、經營異常名錄、失信企業黑名單制度等,形成市場主體守信獎勵、失信懲戒機制,最終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到2017年年底前,連云港市將建成覆蓋全市的中介機構信用信息平臺,將中介機構信用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推動中介機構為企業投資創業提供誠信服務。
“3550”也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一個目標,具體來說就是“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辦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辦結、從立項到領取施工許可證50個工作日內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