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王圓圓)筆者昨日從連云港市司法局獲悉,為了響應省司法廳“讓司法行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的號召,即日起連云港市與省內其他城市同步,陸續推行2018年江蘇司法行政系統十項惠民舉措。其中,全面推行公證“最多跑一次”引發多方關注。業內人士稱贊,這是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優勢,讓信息“跑腿”代替群眾辦事“跑腿”,多讓數據“跑腿”,少讓群眾“跑路”的一大便民舉措。
“我們其實從去年起就開始試行公證‘最多跑一次’,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昨日,連云港市公證處主任趙雪松介紹,按照省司法廳要求,今年連云港市公證部門對6大類15項法律關系簡單、事實清楚、無爭議的公證事項,只要申請材料齊全、真實,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就可以讓當事人辦證“最多跑一次”,“包括婚姻狀況、親屬(直系)關系;住所地、違法犯罪記錄;出生、死亡、身份、曾用名;學歷、學位;職務、職稱、資格;證書(執照)、文本相符等。”
據悉,從去年8月份以來,連云港市公證處利用司法部門和公安部門共建的數據庫,可以直接調取諸如違法犯罪記錄、住所地等相關信息,當事人只需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等基本材料就可以由公證人員代辦其他后續事項。“像婚姻狀況公證的,只要當事人提供結婚證等證件,我們就可以與民政部門對接、核實,完成相關公證其他手續。”趙雪松說,這在以前,當事人恐怕要跑好幾趟才能解決,現在一次就可以辦成。
在市公證處,筆者見到了申請學歷學位公證的張女士。張女士大學畢業后打算出國深造,需要辦理高中畢業證書和大學畢業證書公證。她先在“公證在線受理平臺”上遞交了相關申請,然后由公證處工作人員調取大數據,查驗了張女士畢業證書的真偽。“收到公證處短信后,我就來取公證書了。”張女士高興地說,“沒想到真的就來一次,太方便了。”
“我們把跑一次的范圍拓展到遺囑、繼承等公證事項范圍,爭取與其他單位共建開通調取數據綠色通道。”趙雪松說。連云港市公證處下一步將按照要求探索“不見面公證”,各縣區公證處也將逐步推行“最多跑一次公證”。
據悉,2018年十項司法惠民舉措還包括:12348江蘇法網全面運行提供24小時服務;聯動開展“法企同行”活動;開設互聯網律師事務所;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服務;村(社區)法律顧問微信群全覆蓋;開展“法護人生”專項行動;開展法律扶貧專項活動;推進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全覆蓋;行政審批工作提速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