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2日,煌上煌、絕味食品、周黑鴨、紫燕食品等多家鹵味上市企業已披露2023年業績。相比2022年的斷崖式整體下滑,2023年鹵味企業業績大面積回溫。這一方面是因線下門店收入恢復,另一方面則是受益于去年原材料價格下降使生產成本回落。
鹵味業績齊回升
相比2022年的斷崖式整體下滑,2023年鹵味“四巨頭”的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根據煌上煌發布的業績快報,2023年其營業收入約19.21億元,同比減少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059萬元,同比增加129.05%。
周黑鴨發布的盈利預警顯示,預期2023年凈利潤在1億—1.15億元,2022年同期凈利潤2530萬元,同比大幅增長;總收入為27億—27.5億元,相較2022年同期增長15.2%—17.4%。絕味食品未透露凈利潤,但披露了2023年營業收入為72億—73億元,同比上升8.71%—10.22%。紫燕食品預計2023年凈利潤3.23億—3.65億元,同比增長45.6%—64.53%;實現扣非凈利潤2.7億元—3.05億元,同比增長48.88%—68.18%。
一年之間鹵味企業們業績情形出現如此落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線下門店的規模擴大、收入增加。由于鹵制品收入大部分來自于線下門店,因此鹵味企業們在2023年紛紛加速開拓門店,改善單店經營。
這在企業財報中均有所提及?;蜕匣驮诠嬷刑岬?,2023年加快門店拓展速度和質量,通過抓門店建設,深化“1+N”“兩賣一長”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經營模式等,使得肉制品加工業老店單店收入情況同比有所恢復;周黑鴨也提到,2023年線下門店客流較上年增加,尤其交通樞紐門店業務恢復良好。
據統計,截至2023年上半年,絕味食品、紫燕食品、煌上煌、周黑鴨全國門店數量分別達到1.62萬家、6137家、4213家、3706家。
成本回落提升利潤
成本回落是各企業業績回升的重要原因。得益于2023年鴨副產品等原材料價格下降,鹵味企業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利潤、毛利率得到提升。
從2023年二季度以來,鴨副產品價格開始逐漸下跌。煌上煌稱,鴨副產品主要原材料價格下行,生產成本逐步回落,從而帶來肉制品綜合毛利率的回升,其中2023年三季度綜合毛利率同比增長3.87個百分點。紫燕食品亦在財報中將凈利大增的原因歸結為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趨近于往年區間,凈利潤較大幅度提升。絕味食品三季報顯示,三季度原材料采購成本環比下降,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在三季度開始出現回升。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此前預計2023年鹵味企業的利潤水平會有逐步回升的態勢。他認為,禽類的價格受生豬存欄量的影響而越走越低,這對于鴨類產品的成本下降有比較好的倒逼作用。原材料價格下降為鹵味行業帶來成本優勢及利潤紅利。
不過,雖然成本回落使得企業利潤水平回血,但這也意味著原材料價格的漲跌對鹵味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十分大,原材料價格的變化會對企業業績帶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波及。
這一點從企業的成本結構中可以看出。紫燕食品提到過,原材料占主營業務成本的80%以上,光大證券研報顯示,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等鹵味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原材料普遍占比70%—80%。在業內看來,未來鴨副產品價位是否會一直下行還是未知,鹵味企業不能過于依賴原材料價格漲跌,而應該培養更有韌性的業績增長能力,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認為,2023年鴨副產品等原材料價格下降,直接導致了鹵味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使得企業獲得更高的毛利潤,增加了利潤空間。此外,成本降低致使鹵味企業能夠在市場上提供更加有競爭力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增加市場份額和銷量。并且盈利能力回升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現金流,使得鹵味企業有機會進行投資、研發新產品或進行市場擴張。
不過,2024年鴨副產品材料價格是否會繼續下降取決于多種因素,如市場供需關系、季節性變化、養殖成本、政策調控等,許多因素都是不可控。
“鹵味企業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來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例如與多個供應商建立合作關系,降低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鎖定價格合同,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鎖定原材料價格,降低未來價格上漲的風險;進行合理的庫存管理,在價格較低時購買并儲存一定數量的原材料等,以及根據成本變化靈活調整產品售價,以保持盈利水平的穩定。這需要企業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并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詹軍豪說。
對于上述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等相關企業,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不過,絕味食品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公司有完整的采購體系,能減少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蜕匣驮诮邮苷{研時曾表示,公司未來會加大采購力度,保證安全儲備,鎖定毛利空間,也會通過促銷活動等讓利加盟商與消費者。(郭秀娟 張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