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孫曼
最近我爸爸心臟出了問題,動了一個大手術,這本來是件痛苦的事情,沒想到他在住院期間,卻遇到了一個小驚喜。
術后他被送到了重癥監護室,從麻醉中醒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笑盈盈的面孔,女孩柔聲問他:“請問您是孫老師么?我是20年前和您學鋼琴的小潔呀!”作為一個音樂老師,爸爸一生桃李滿天下,但沒想到在重癥監護室,負責護理自己的竟然是曾經的學生。
小潔輕柔細致地護理爸爸,為了增強病人康復的信心,她還在他病床前聊天,回憶了很多兒時學琴時的趣事,什么偷懶不想練琴時對媽媽謊稱肚子疼,用漢語拼音在琴譜上寫滿“我討厭彈琴”等。幸而我爸爸作為音樂老師,一直對調皮搗蛋的學生懷有無比的耐心,與誨人不倦的情懷,如今,小潔成長為一位有音樂特長的護士,在大學和醫院里都是文藝骨干,在醫院的春節聯歡會上還表演了鋼琴獨奏《梁?!?。她說,這一切都歸功于我爸爸這個好老師。
轉到普通病房后,爸爸最牽掛的人是小白——手術前的這一年,爸爸住在城東的一家老年公寓里,小白是那里的廚師,酷愛唱歌,可惜是個音盲,五音不全,以前連簡譜也沒接觸過。他感慨地說:當年我們在村小學,能學會寫字、算術,就已經很不錯了,哪里還敢奢望有音樂課?
于是他拜爸爸為師,每天一干完廚房里的活,就抓住爸爸學習各種樂理知識,爸爸覺得這小伙子很樸實可愛,所以一直義務教他,不知不覺中,兩人把老人公寓教室的黑板都寫滿了。
就這樣,小白逐漸學會了識簡譜,音高、音準、節奏都掌握得很不錯,甚至還學會了變調呢。現在小白聽到任何一首好聽的歌,都能馬上百度出歌譜,然后照著歌譜準確地唱出來,他覺得開心極了。小白的嗓音特別清亮,音域也很寬,當他利用餐廳里的卡拉OK設備高歌一曲《卓瑪》或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總能引來陣陣喝彩,老人們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小騰格爾”。
小白給自己立下了宏偉的人生目標:下一步一定要學會一門樂器!他說:“我活到30多歲才發現音樂能帶給人太多的快樂,當我唱起那些美妙動聽的歌曲,胸中好似鼓起了帆,心也飛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爸爸在病床上給小白發了一條信息:“學海無涯,希望老師生病的這段日子,你能一直堅持學習音樂。”
小潔看爸爸在吃力地打字,主動幫他寫后一句:“等著,老師我病愈歸來,一定教你五線譜。”看來,情感鏈接不僅存在于夫婦和兄弟姐妹之間,師生之間也是很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