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誦詩
幾次到桂花園看桂花,可是不到時令,桂花沒有綻放,只能悵悵而歸。這次是農歷八月,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俗話說“人間八月桂花香”。
一踏進桂花園,滿眼都是桂花樹,有的植根土地,有的栽種花盆,有大有小,有高有矮。迎面是一株植入長方形大花盆里的桂花樹,一人多高,根部長出五根樹株,都有足球粗細,像五根巨大的手指,上面覆蓋著青翠的桂葉,疏密有致,別有情趣,名曰“五指桂”。問園工:“這株桂花樹真好,能值多少錢?”園工漫不經心地說:“培植很多年了,蠻貴的。”我們不好繼續追問,園工似乎理解我們的心情,向園內指指說:“還有更珍貴的,你們繼續看吧。”
天氣漸漸地陰沉,飄來片片棉絮般的烏云,不知何時下起了小雨,氣溫也有些低了,來時還是晴天,只穿了T恤衫,但走在桂花樹之中,那些桂花樹就像一把把雨傘,給我們遮風擋雨,也不感到冷。這里的桂花樹品種很多,有金桂、銀桂、丹桂、巖桂、沉香桂、朱砂桂、四季桂等,凡是造型別致、歲月經久的桂花樹,都有標牌,沒有深究,只欣賞桂花樹形狀的美,有時也想感慨一番,詩以詠志,但才力不逮,只能望樹興嘆。這不要緊,有歌詠桂花的古詩詞,李清照的《鷓鴣天·桂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忍不住吟誦起來。幾個隨行的孩子很有興趣,纏著我講解意思,我淺嘗輒止應付一下,對他們說:“古詩詞的意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也理解不透,繼續欣賞桂花,也許能體會一二。”幾個孩子似懂非懂,屁顛屁顛跟著我們,繼續觀賞桂花樹。
桂花園深深,也不清楚有多大,只是那些數不清的桂花樹形狀不一,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都能看出不一樣的美,引人入勝。來到一棵形狀奇特的桂花樹前,一丈多長的樹干橫在地面上,根部和前面一塊石頭支撐,兩點一線,就像一條虬龍橫亙面前,樹葉蓬松的龍頭,生機盎然,標牌寫著:“龍桂”。看我們久久不愿離去,旁邊一個本地游客主動對我們說:“這是鎮園之寶,曾經有一個參觀者出價幾百萬,要買下這株桂花樹,園主委婉拒絕。”我們向他打聽園主是誰,他向我們介紹說,園主是這個村搞建筑的,常年在外施工,也喜歡旅游,只要遇到他看中的桂花樹,不管多少價錢,都要買下來,運到這里栽種。怪不得有這么多的桂花樹呢!
欣賞桂花樹大半天,忽然想起,我們今天是來看桂花的。碧綠桂花葉之間有一簇簇桂花,淅淅瀝瀝小雨濕潤,桂香也藏而不露,鼻子湊前,才能聞到沁人心脾的清香,蕩滌著五臟六腑。
孩子夠不著,叫我抱著向上,兩手抓著桂樹枝,鼻子湊到黃花上,貪婪地聞著。我剛把孩子放在地上,他就大聲朗誦:“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我們豎起了大拇指:“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