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居所變遷記


      我如今的居所,在贛榆老城區北部的一個住宅小區里。

        小區面臨寬闊平直的金海路,背依岸柳扶疏的沙王河,西鄰縱貫南北直達高鐵站的華中路。駐足小區大門前的小廣場舉目望去,可見雙向八車道的大道成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它東接拔地而起的新城區,西連通達四海的國道,兩側的綠化帶、慢車道、人行道、塑膠顆粒步道比肩鋪開,沿路的商店、酒店、醫院、銀行、書店、超市和各種專賣店,鱗次櫛比。

        小區規模不大,僅7幢樓房,呈環狀眾星捧月般拱衛著一方偌大的公共區域。在一圈圈一叢叢修剪齊整高可及膝的黃楊、冬青環繞下,這方區域花木繁茂,高大的國槐、銀杏、廣玉蘭,應時開放的迎春、海棠、月季,連同更多不知名的花木,高低錯落,四季飄香,時有鳥雀爭鳴其間?;緟仓校又惺且环酱笮〖s60平方米的水池,池中荷葉田田,錦鱗悠悠;西側的一座涼亭,不時會傳出悠悠琴聲和打牌老人們的朗朗笑聲;東側的滑梯處,常有兒童們在爭先恐后地攀爬嬉耍;北端,則散布著高高低低的鍛煉器材,蹬腿扭腰摩肩的男女老少的身影,隨時可見。

        2019年春節過后,我和老妻遷居于此。

        二女兒和我們同住這個小區,相隔一幢樓,所謂“一碗湯的距離”。

        和女兒家的“大套”相比,我們居室的面積小了一些,但兩室一廳,同樣廚衛配套,設備齊全,彩電空調,應有盡有。新型材質的落地雙層玻璃窗,通明透亮,隔溫隔音;夏日推開,風來四面,冬天關閉,溫暖如春。這讓曾長期忍受光線幽暗、冬冷夏熱之苦的我與老妻,倍感舒適。我的最愛,是那間封閉的陽臺,我的“書房”:一桌一椅一書櫥,窗臺上擺幾盆微型綠植,墻壁上掛兩幅友人字畫,活動門一拉,光線柔和,安謐靜雅,在這里讀書看報或是開啟電腦寫點文字,可謂心曠神怡;間或憑窗望去,戶外花木搖曳,真是賞心悅目。而最使老伴稱心的,不是那可隨手開關的燃氣炊灶,也不是那隨時可供沐浴、方便的衛生間,而是電梯,是那可以隨意進出上下的雙電梯。每當騎著電三輪出去買菜或串門歸來,曾經做過兩次膝蓋手術的她,總要愉悅地說一句:“太方便了!”

        早年間,我家住在老城區西部的一條小巷中。那里民房輻輳,高低無序,人煙稠密,擁擠雜亂。我家的居所,在小巷中的一個大雜院里。院內建有六間堂屋,兩側各有邊房,中間又有一排西屋,將院子隔成里外兩個“天井”,整個院落的布局,儼然一個倒寫的“山”字。1947年“土改”時,人民政府將這些房屋分給幾戶貧苦人家,我的父母分得了“外天井”的三間堂屋,和一間充作灶房的小西屋。此后,這里就成為我家代代延續的居所。它是我的出生之地,也是我心目中的終老之地。

        和周圍眾多民居一樣,我家也沒有后窗,只有比斗方稍大的前窗。許多年間,那木框木格的窗戶上都是蒙一層薄薄的油紙以透光線,室內暑天悶熱冬季寒冷,年復一年地考驗著一家老小。到后來,隨著歲月風雨的剝蝕,門窗變形屋瓦破損,夏天漏雨冬漏風,常使父母煩惱不已。再后來,隨著我的娶妻生子人口增多,一個屋檐下的三代人,對于那空間的逼仄壓抑,生活中的諸多不便,感受與日俱增。

        20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成果已惠及千家萬戶,我家的居所得到了第一次改善:拆除了平房,在原有基礎上建成了二層小樓,增設了廚房、衛生間,換成了玻璃門窗。這樣一來,不但面積增加了一倍,條件也得到了改善。只是,每臨寒潮來襲,我總還要手忙腳亂一番:忙著給撒風漏氣的門窗蒙上一層塑料布,忙著把小院中那些怕凍的盆花搬到屋里塞進桌底和墻角旮旯,待到來年春暖,再揭下,再搬出。尤其令人無奈的,是建在室外的樓梯又窄又陡,每逢雪花飛舞地凍天寒,即便及時清掃,上樓下樓仍需小心翼翼,以致漸入老年腿腳不便的老妻叫苦不迭……

        五年多前,舊城改造的春風,把我的居所推送到了如今的小區。

        在我之前之后遷居到這個小區的,有我的兩位老街坊,都是一樓,各有一個柵欄圍成的小院。一位是年長我十歲的退休工人,我叫他劉大哥,嚴重耳背,平日很少與人交流,卻喜歡和我敘舊;一位是我的發小,曾是一家縣屬企業的廠長,他種養的花木盆景擺滿了自家小院,常引來左鄰右舍駐足觀賞,我有時戲稱他“李廠長”或“老花匠”。他們是舊城改造的積極響應者,當初的居所,都還不如我家,特別是劉大哥的老宅,雨季的小院就成了一個“大口井”。近幾年來,每當我看到花香鳥語中躺在藤椅上一臉滿足的劉大哥,總會想起我早已故世的父母雙親。暮年的他們,在逼仄的房間、雜亂的小院中,暑天躲著太陽找陰涼,寒冬隨著時光曬太陽,崎嶇不平的小巷使小腳的老母親夜晚從不敢出門,一生艱辛備嘗的老父親,天氣不好的日子就只能斜倚床頭瞇瞇眼打打盹。而每當我看到我的小外孫,放學后騎著自行車與他的伙伴們在小區平坦的水泥車道上一路狂奔追逐,或是看到他們在小區的操場上,在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單杠雙杠高低杠間盡情玩樂時,總會想起我的兒女們。少年時代的他們,每天放學歸來,活動場所就是那個小院,那條小巷。小院里可以跳皮筋摔紙牌,但那不能碰倒了墻邊的壇壇罐罐;小巷中可以捉迷藏滾鐵環,但那要隨時注意腳下的破磚碎瓦,避讓過往的行人……這兩代人的天地,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幾年來,每日晚飯后,慣于繞著塑膠步道在小區里健步的我,常與那兩位老街坊相遇,也便常談起港城的變化,身邊的變化。比如中歐班列的聯運通行,柘汪港的橫空出世,比如老城區的拓展改造,新城區的華麗崛起;比如出門就是公交站,高鐵通到家門口,比如生態公園的秀美風光,青口河的龍舟競渡。更多的,則是居所的變遷。劉大哥總是感嘆:我們現在不就是活在花園里嗎?而“李廠長”常說的是:咱們的家,就像賓館?。?/p>

        是的,活在花園中,居所如賓館,他們說得都對。但我覺得,放眼港城開放發展的40年,社會的進步,家鄉的蝶變,生活品質的提高,又豈是一個居所的變遷所能說得清的呢!


      汪嘉夫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賈元元     

      來源: 連云港發布

      相關新聞

      乱人伦中文视频高清视频|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吞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 中文字幕一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女婷婷五月| 一本一道AV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av|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av中文字幕在线|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97碰碰碰人妻视频无码| 中文无码字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中文字幕无码第1页|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