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喜酒
作者:王誦詩
暑假,是高考發榜的日子,又到喝升學喜酒的時候了。往日,“喜酒”這個概念單單是指結婚時招待親友的酒宴。如今,喜酒的外延擴大了,喬遷新居、孩子生日、老人壽誕等,都要喝喜酒。小城的飯店可紅火了,得事先預約,不然的話就訂不到桌。
我所在的區,中學教學質量還可以,每年的升學率都很高,考上本科的有四五千人,還有專科、中專、職校等,有近萬人升學,沾親帶故的,慶賀一番,這喜酒,能說不喝嗎?
去年暑假,一位朋友的女兒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學,平時我們處得不錯,見面時,我問他:“侄女的喜酒,我們哪天喝?”說這話,我是真心實意的。他笑笑說:“你就等著吧。”這位朋友大小也是個領導,平時關系很多,我預計,這喜宴,來客最少也得幾十桌。到時,肯定熱鬧得很。
升學的喜宴接連不斷,小城的飯店著實掙了一把。我原來在鎮里多少有點紗帽翅子,接觸的人多,請我喝喜酒的也多,請柬接連不斷。參加喜宴,喜禮是不能少的,出手最少也得六百元,六六大順嘛。一兩百元是拿不出手的,四百元不好聽。特殊關系就不好說了,上千元有的是。從七月喝到九月,喝得囊中羞澀,癩蛤蟆墊床腿———硬撐。人家請帖一到,你還能裝孬嗎?寧叫錢吃虧,也不能叫人吃虧。工資不夠,存款提點出來,喝吧。有時一天好幾場,我一個人喝不過來,一家人都上陣,分頭去喝。三天兩頭,到處應付,禮到人不怪呀,喝得暈暈的,想看點書,寫點東西,也靜不下心來。
開學初的一天,見到我那位朋友,這才想起,侄女升學的喜酒還沒喝呢,就對他說:“什么時候了,侄女的喜酒,你還請不請我們喝?”朋友笑著說:“孩子升學,這也是正常的事。她已經去北京報到上學了,喜酒,還是免了吧。”哎呀,哪有這樣的人,喝侄女升學的喜酒,我是真心實意的。我有點責備他說:“天下也找不出你這樣的人了,你就是不辦喜宴,我們幾個耍得不錯的也應該在一起坐一坐。”他說:“要不請都不請,請你們幾個,我解釋不清。”我挖苦說:“就你有水平,看樣子,你還能提拔。”他說:“你不要生氣,也不是我有水平,也不是我脫俗。沒有必要大操大辦,省得累人,我們都圖個清靜。”“圖個清靜”,我在心里反復琢磨這句話,比喝喜酒,還快樂呢。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