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在炎炎的夏日夜晚,約上三五好友一起擼串、喝酒、吃小龍蝦,成為許多人消夏的最佳選擇。但吃貨們要當心了,與這份快樂相伴而來的有可能是讓你刻骨銘心的痛風。專家表示,夏季痛風患病率明顯升高,而這種情況發生多與不注意飲食有關。
腳趾突然紅腫熱痛 小心痛風發作
“醫生,我的腳好痛?。?rdquo;上周,41歲的陳先生一臉痛苦地坐在輪椅上,被妻子推進了江蘇省中醫院風濕病科診室。據了解,陳先生原本就尿酸血偏高,但飲食一直控制不好。尤其是最近疫情平穩后,陳師傅連續參加了幾場飯局,和朋友推杯換盞,好不開心。誰知早上突然腳趾疼得厲害,又紅又腫,不得已到醫院就診。
風濕科主任陸燕在仔細查體、完善相關檢查后,發現他的血尿酸高達580μmol/L,關節超聲可見右足第一跖趾關節滑膜增生,伴有結晶形成,最終診斷為痛風急性發作。陳先生在服用消炎止痛藥、蘇打片以及熱痹消顆粒,配合外用青敷膏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由于對西藥有顧忌,要求中藥治療,于是繼續服用熱痹消顆粒。
中醫藥治療效果好 無副作用
痛風曾被稱為“病中之王”和“王者之病”,是一種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關節炎癥性疾病。中醫將痛風歸為“痹病”、“熱痹”的范疇,認為其發病機制既有脾運虛弱之內因 ,又有飲食不節之外因,終因濕濁內蘊、濕熱互結、流注關節而發病。治療當以清熱化濕、通絡之痛為法。
陸主任表示,痛風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壓、高脂血、脂肪肝等代謝綜合征,肝功能不好,為了避免使用西藥增加肝功能的損害,針對這部分病人單純使用中藥治療,效果較好,有不少患者尿酸可以降到正常值,且對肝臟沒有任何副作用。尤其是省中醫院院內制劑熱痹消顆粒,來源于古方,已經投入臨床使用有20多年,能較好地改善中醫癥候、降低血尿酸,該藥藥性平和,療效確切,無明顯毒副作用,是治療痛風不可缺少的藥物之一。
夏季痛風高發 與飲食不當有關
“入夏以來,門診痛風患者明顯增多,尿酸偏高的人群要尤為當心,稍微飲食不慎,就會誘發痛風發作。”陸燕主任解釋說,暴飲暴食加上飲酒,這些不正確的飲食方法會獲取過多的嘌呤物質,經過代謝之后產生的尿酸量也增多。血液中的尿酸飽和之后可以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腎臟等器官,從而引起痛風,帶來關節疼痛、腎絞痛等癥狀。另外,夏季的出汗量增多,很多人并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也會降低身體排泄尿酸能力,從而引發痛風。
專家表示,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葷多素少,高尿酸癥患者呈現增多以及年輕化趨勢。如果尿酸偏高,不加以干預治療,那么將來急性痛風的發作頻率可能會越來多高,發作強度越來越大,還可能引發痛風石、腎功能損傷、關節損傷等嚴重后果。因此體檢時一定要關注血尿酸的水平,一旦出現尿酸增高,要及時到醫院風濕科就診,通過中醫中藥治療,配合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可以將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圍,減少痛風發作的幾率。
預防痛風發作 提前做好四件事
1、合理控制飲食
日常生活中避免進食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動物內臟、骨髓、海鮮等;魚蝦、肉類、豌豆等亦含有一定嘌呤,可以酌情食用。盡量少飲酒,多吃堿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
2、攝入充足的水分
宜多飲白開水,少喝碳酸飲料、咖啡,每日飲水量應大于2升,有助于體內尿酸排出。
3、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生活作息要規律,糾正長期熬夜、大量酗酒或是暴飲暴食、不吃早餐等壞習慣。
4、積極鍛煉
要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控制體重。(中國江蘇網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