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名為“小腿神經阻斷術”的減肥方法登上了網絡熱搜,引發各方關注。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自殘”式的變美,僅僅是聽起來就覺得匪夷所思。然而有醫美機構卻片面地將此類手術的原理和危害“輕描淡寫”:其操作原理就是切斷小腿一些“相對不那么重要”的肌肉神經分支,讓肌肉失去活力而自然萎縮,最終達到瘦小腿的目的。
事實真是如此嗎?依據專業醫生的描述,正規整形外科醫生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淘汰了此類手術。主要原因是,該手術的后果是不可逆的,被切斷的小腿神經幾乎不可復原,且小腿部分神經阻斷后,其他肌群可能出現代償性增生,腿有可能會再次粗回去。此外,做完手術后,許多戶外運動都不能進行,嚴重的連站立都無法實現。然而正是這個明顯是交智商稅、并可能損傷身體健康的手術,卻在國內某生活類社交平臺上有著極高的人氣和推薦度,不少網友點贊并被“種草”,實在令人覺得憂心。
都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隨著各類醫美整形技術日益發達,愛美的女孩花錢到正規機構尋求容貌改善,這本無可厚非。然而凡事都該有個度,筆者認為,像“小腿肌肉阻斷術”這類為追求浮于表面的“美麗”,拿身體健康冒險的“美麗游戲”,完全就是當今社會容貌焦慮過度泛濫、醫美行業畸形發展的“共同變種”,不僅逾越了行業的行為底線,也抵觸了社會的價值紅線,必須喊停。
首先,需要監管力量及時介入。既然“小腿肌肉阻斷術”目前已是正規醫院淘汰禁止的手術,那么那些至今還在“操刀”此類手術的醫美機構,其行為是否涉嫌違規?如若違規,就應該從源頭徹查,加強對這些機構的資質審查,規范其手術行為,嚴厲整頓這一市場不良風氣;如若不違規,有關部門應通過完善相關行政手段、法規條例,補全監管漏洞,絕不允許此類不良醫美手術有任何生存空間。
其次,各類網絡社交平臺應當積極承擔起該有的社會責任,強化內容審核。對于各類涉及此類手術的經驗帖、宣傳帖,已經傳播的當進行刪帖處理,未經傳播的更要直接駁回,從而減少對受眾產生更多的誤導,合力營造健康積極的網絡空間。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社會大眾應擺脫以“白幼瘦”作為美的唯一評判標準,共同傳遞一種包容、多元、友善的審美觀。事實上,在當今社會,正是“白幼瘦”這一刻板而單一的審美,引發了許多愛美女性的“外形焦慮”,讓人在裹挾中逐漸扭曲審美、異化自我,只剩下審視與迎合。世界因多元而美麗,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希望一些人們能勇敢跳出畸形審美的“牢籠”,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念,自己定義“美”,不輕易被焦慮裹挾,讓“美”回歸最本質的面貌。(伏廣進)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