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東風送崗。2月22日上午,600余名四川籍農民工坐上駛往廣州的D1805次列車,開啟新一年的打拼;南京江北新區2024年春風行動節后首場現場招聘會上,83家企業帶來近2000個崗位,眾多求職者一大早就趕了過來。連日來,各地春風行動不停歇,持續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提供專車、專列、包機服務,幫助勞動者早返崗、企業早開工,穩固就業向好態勢,助力經濟發展實現新春“開門紅”。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起步即沖刺,把發展油門加起來,重中之重就是要讓生產線加班加點轉起來、項目建設工地忙起來。這意味著,必須把就業這個一頭連著百姓福祉,一頭連著經濟發展的民生之本、發展之基放在第一位。202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基本穩定、持續好轉,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3397萬人。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鋪就了“穩”的基底。同時,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的亮麗答卷,也讓2024年穩就業更有底氣。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穩就業是一項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參與的大工程。在江蘇省,徐州開出節后江蘇首趟務工專列,滿載 400 多名務工人員;淮安開啟線上招聘模式,讓招工單位和務工者“雙向奔赴”;蘇州早在正月初三就踏上跨省招聘、接員工來蘇的路程;連云港推出“就業直通車”活動,幫助返鄉人員就近在家門口上崗就業……一省看全國,春風行動“熱辣滾燙”。截至2月17日,全國已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1.8萬場,發布崗位1000萬個;發出務工人員專車、專列、包機3000輛(列、架)次,輸送勞動者10萬人。正因行動實,所以民生幸福穩。
就業與經濟相輔相成、互相依存。就業穩則人心穩,人心穩則社會穩,社會穩則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經濟發展離不開勞動者的辛勤耕耘,無論是“挑大梁”“爭前列”,還是“后發趕超”“跨越發展”,都必然要建立在就業穩的基礎上。在廣東,截至2月20日,外省籍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已超過1330萬人,約占節前返鄉總量的71.5%,主要為返回原崗位就業人員。預計元宵節前后將實現九成左右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在長三角地區,勞動力市場也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轉好提早復蘇。“春風”送暖托底幸福,春早人勤拼出“開門紅”,我們既有信心,也更見力量。
眼前“川波岸柳春全回”,更思“風物長宜放眼量”。今年春節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8.5%。紅紅火火的春節消費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做出生動例證,帶動企業加快開工復產、勞動者積極返崗求職。但就2024年而言,隨著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社會預期偏弱,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還需付出更多努力。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推動供需精準匹配,千方百計穩促就業,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有保障,為培育增長動能、激發經濟活力打下更為牢固的基礎。
立春已過,放眼全國滿是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熱烈景象。以推進春風行動為契機,把就業工作放在心上、抓在實處、干在細處,托底民生幸福,助力新春“開門紅”,匯聚乘勢而上贏得全年“滿堂彩”的磅礴力量。(管樂)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周金林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