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公布。這是新時代以來第13個聚焦“三農”的中央一號文件。
深化農村改革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法寶。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主題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可以看出,“農村改革”意味濃。中國改革始于農村,改革深刻改變了中國農村,既讓我們看到了改革的魅力,也善于利用改革促進鄉村發展。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讓農民吃上“定心丸”,也要堅持“大穩定、小調整”,通過開展試點的方式,探索新的發展方式,進一步盤活用好農村的資源,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維護好農民的切身利益,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團結群眾、依靠群眾,拓寬農村發展的空間,開創鄉村全面振興新局面。
改革的重點,首要就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個大事,涉及的主體、包含的利益關系十分復雜,必須審慎穩妥推進。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始終是農村改革的主線。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準性和利用率,既要看到土地是筑牢糧食安全底線的關鍵要素,又關系億萬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就需要精打細算,在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上下功夫。要用“改革”這個法寶來破解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的難題和挑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精準開方、分類施策,處理好地、錢和人三個關鍵要素的關系,以深化農村改革來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讓“寸土”生“寸金”。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以農村改革為切入口,最終的落腳點在進一步做好“三農”工作,在“三增”上見真章。農村天地廣闊,農業大有可為。筑牢“三農”壓艙石,讓希望的田野充滿希望,讓農村地區更加繁榮、農民生活更加紅火,就需要強化人才支撐,既要領導干部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也要“筑巢引鳳”,引導更多科技人才、農技專家、大學生、農創客等走向鄉村,釋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匯聚磅礴力量,探索特色產業路子,助力億萬農民增收致富。
深化農村改革,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固穩。改革之路是探索之路,必然會面臨新的考驗和困難,要讓邁出的每一步更扎實、更見效,既要守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兩條底線,也要城鄉統籌,讓農業轉移人口更好地“進城”而無后顧之憂,方能在穩住“三農”基本盤的同時,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讓農村和城市能夠協同推進,讓更多農民在農村改革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實惠,方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讓農村改革創新的路子越走越順暢。
農村是巨大空間,蘊藏巨大機遇,要以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為契機,發揮好農村巨大的要素市場作用,讓更多的人釋放巨大的創造動能和消費潛能,激活農村巨大的消費市場,為新時代“三農”發展獻智添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李茜)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